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我国医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发展与现状,针对现行医师执业资格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冲突,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出现这些冲突的根本原因,提出对策性改进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原则性构想。资料与方法1、文献回顾查阅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和其他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了解目前学术界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情况。2、理论研讨运用法学、经济学、政策学相关理论进行探讨。3、案例分析针对具体典型案例进行分析。4、比较研究针对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和做法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与《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共同构成了我国现行的医师执业资格制度的主体。这一制度的建立将我国医师队伍的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对于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促进和保障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不断变革,医师的从业形势、内容、地位等发生了显著变化,现行的医师执业资格制度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出现了许多与实际情况相冲突的情况。尤其是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颁布,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新的形势和要求使得存在的矛盾、冲突更加明显,问题暴露得更加突出,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在工作中不断研究和探讨,加以完善和改进。讨论通过研究我国现行医师执业资格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具体冲突,可以把这些问题冲突概括为三个大的方面:即现行医师执业资格制度存在的“制度与制度内在逻辑的冲突”、“制度与制度之间构造设置的冲突”和“制度与现实操作之间的冲突”。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出现这些冲突的根本原因可以发现,除了法律法规制度的制定相对滞后与国家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外,更多的是医生这一高素质、特许职业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单位人”与“社会人”的身份定位,医疗机构的身份定位、角色管理以及二者之间的隶属关系问题,弄清这一深层次原因将有助于我们针对冲突提出合理的对策性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案。结论与建议通过研究我国现行医师执业资格制度存在的冲突,分析出现这些冲突的根本原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修改《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相关条文,统一并完善有关医师执业的规章制度,统领整个卫生相关领域所有原则性问题;修改《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时出台具体情况的立法解释,以便加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制定阶段性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根据社会实际及时调整现有的卫生政策和法规,与时俱进,体现法律、法规制度的时代性。2、在严格执行执业医师准入制度的前提下完全开放对医师多点执业的限制,提高卫生人力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卫生资源的需求与配置之间的矛盾。3、施行医生执业的“身份证制度”。4、建立与医疗卫生机构等级相适应的医生执业资格“驾照制度”。5、完善医生执业信息档案系统,推行执业信息披露制度。6、切实坚持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转变的制度,未来争取用20—30年的时间,配合城乡二元体制改革,通过自然淘汰、输血换血的方式逐步有效地实现乡村医生的新老交接和人才梯队的培养和建设,逐渐破除城市与乡村医疗卫生体制的二元格局,达到管理的统一性,做到全国一盘棋。建立一个城乡统一、将来与国际接轨的执业医师教育培养使用管理体系。7、建立并规范专科医师准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