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域红斑后海螯虾(Metanephrops Thomsoni)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is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斑后海螯虾(Metanephrops thomsoni)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软甲亚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海螯虾科(Nephropidae)、后海螯虾属(Metanephrops),广泛分布于中国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以及日本和菲律宾海。栖息于200米左右水深的深海沙泥底洞穴中,以各种海底生物及小鱼为食。因栖息水深较其他后海螯虾浅,故较常捕获,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国内外有关红斑后海螯虾的报道不多。本文先应用16S rRNA对红斑后海螯虾进行分子识别,然后对南海海域三个地理群体(海南附近海域:N18°30′~19°,E111°30′~112°30′;北部湾口海域:N15°41′,E110°40′和南沙群岛海域:N5°20′~29′,E110°09′~111°26′)的红斑后海螯虾进行ITS1序列的扩增测序分析,旨在揭示南海红斑后海螯虾的群体分化特征,为南海红斑后海螯虾的研究积累基础数据。16S rRNA基因适合于遗传多样性、种类鉴定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已广泛应用于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分类研究。本实验获得的红斑后海螯虾16SrRNA序列片段560bp(GenBank No. JQ229830)经blast与已经测定的红斑后海螯虾16S rRNA的序列片段EU882878、EU186119和EU186120重合部分相似度均为99%,证实了本实验所取的样本为红斑后海螯虾。本文对三个地理群体的红斑后海螯虾的ITS1序列进行扩增测序,经过blast剪切18S rRNA和5.8S rRNA片段,分别得到海南群体616~623bp、北部湾口群体619bp和南沙群体614bp的ITS1全长序列,A、G、T、C含量平均分别为22.3%、29.4%、17.8%和30.6%;其中562个保守位点,39个多态位点,33个插入和缺失位点。序列保守性0.935,核酸多样性0.02685。共检测到4种单倍型(GenBank No. JQ229831~JQ229834),其中海南群体两个单倍型,统计显著性P <0.02;4种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8~0.048。MP、ML、NJ和ME聚类分析均显示三个地理群体共聚为三个大支,其中海南群体有群体分化。三个地理群体样本整体的固定指数Fst=0.96111,邻近统计指数Snn=1.00000,P <0.001,表明三个地理群体整体分化极显著;Nm=0.01,表明三个地理群体间几乎没有基因交流。南海海域的红斑后海螯虾基本服从群口扩张模型,不匹配分布图呈现4个波峰显示其经历过明显的群体扩张过程。
其他文献
人工上升流被认为是一项有潜力的地球工程,通过将富含营养的海洋深层水提升到真光层,从而刺激浮游植物的生长,提升生物碳泵的效率,缓解气候变暖。人工上升流可以通过调节工程参数
文昌鱼(amphioxus)是现存与脊椎动物祖先最接近的头索动物,是介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一直被认为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模式动物。文昌鱼基因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