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有效性既是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货币理论中的前沿课题。在对国内已有的有关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方面的众多文献进行研究中,容易看出,对单一的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则不够系统和深入,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进行的系统研究稍显不足。如今,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是制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这种背景之下,研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担负起中央银行的职责以来,货币政策一直是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1997年前,央行主要致力于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实践。开始由于经验不足,货币政策不稳,曾多次出现过政策效力不足甚至失控局面。不过,1993年开始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之后,中国成功的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抑制了通货膨胀。然而,在这以后,国内又发生了从总供给到总需求不足的巨大变化,出现了物价持续数月甚至几年走低,投资、消费需求不旺,经济增长乏力的通货紧缩现象。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由抑制总需求膨胀转为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供给结构。与之相适应,中国货币政策也由坚持适度从紧以治理通货膨胀转变为适当扩大货币量、防止通货紧缩。对此,央行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政策措施,但取得的效果比较微弱。 2003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06年以后,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央行频繁使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这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调控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的原因,寻求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是本文的出发点所在。 本文从回顾历史上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入手,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担负起中央银行的职责开始实施货币政策以来,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作为货币政策分水岭,将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相应划分为两个阶段:1984年-1997年、1998年-2005年。其中,1984年-1997年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又可以细分为1984年-1992年和1992年-1997年两个阶段;1998年-2005年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又可以细分为1998年-2002年和2003年-2005年两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货币政策执行特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有紧有松、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1992年-1997年,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8年-2002年,反通货紧缩的稳健性货币政策;以及,2003年-2005年,反通货膨胀的稳健性货币政策。 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出现经济形势新变化下的2006年以来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问题,对这一阶段进行了背景分析和货币政策操作回顾,并从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及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三个角度细致考察了这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认为,这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工具效果良好,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相对不足。虽然,在央行一系列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运行的环境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政策累积效应逐步显现出来,处于过热边缘的经济开始向合理增长区间回归,多项重要指标也都向政策预期方向转变。然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与调控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文章在这部分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未来也做出一些合理的展望。 随后,文章对导致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在因素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两个角度考虑;外在因素从与金融市场相关、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及与虚拟经济发展相关三个方面分析。并对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学习和借鉴。文章最后针对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般性政策建议措施。包括合理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深化利率体制改革、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健全金融市场、注意政策的配合使用、以及应适当关注虚拟经济的运行状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