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研究渐江山水画图式为研究线索,就图式形成的历史背景,形成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渐江山水画图式的现实意义。重点是从渐江山水的几何化构成进行分析,几何化构成也是他绘画艺术的特色。明清易祚之际,虽然社会动荡,画学思潮却异常活跃,新安画派的渐江即是以山水画图式倡导新潮的一位,他提出“敢言天地是吾师”的画学思想,名著画坛,成为模范,一时师法自然者,遍布江南。当时权威评论家周亮工(1612一1672)评渐江的画:“江南人以有无定雅俗,如昔人之重云林然,咸谓得渐江足当云林。”除了元代的倪云林之外,还没有第二人有如此大的影响。因此,渐江及其绘画图式值得我们研究。渐江学习倪瓒,画史有记载,自己言必称云林。渐江在《偈外诗》里写道:“迂翁笔墨予家宝,岁岁焚香供作师。”可在他的画迹中,却大异于倪云林,这就是他的图式独创,渐江的笔墨是学倪的,但也不限于倪,他通过学倪云林,学五代北宋,又在师法黄山的过程中,超脱了倪云林的艺术追求。由此而论,渐江在师法传统上,并非“专摹云林”。“渐师学画于尺木,而品致迥出其上”《楝亭诗抄》。渐江绘画受过萧云从影响,从画法上看,他们表现方法颇有相近之处:在表现山石及树木结构上少用皴笔且多方直之形,萧云从变化较多,而渐江却将这一画法发挥到极致,无皴擦的笔墨更突出渐江几何化山水图式的静冷之感。本文从渐江的人生阅历,从艺经历,个人习性,和师承关系入手,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艺术语境,分析其章法。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图式的概念,对渐江山水画图式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以渐江山水画图式形成的背景展开,论述渐江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思想和用笔及以画而构所发生的变化。第三部分研究渐江山水画图式的形成,不止师承倪云林一家,萧云从对其也有影响。受到徽州木刻版画,黄山的地貌特征的影响对渐江绘画图式演变出特有的“几何化”。第四部分得之于自然的图式,从黄山实景与渐江山水画图式分析,师法自然,变化自然。第五部分渐江的精神意识产生“静美”的山水画图式。第六部分渐江山水画图式对后人的影响。从这六个方面来研究渐江绘画图式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