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搜集了《全宋诗》中江苏非吴语区文人的诗作,最终所得到的诗文材料主要来自南京、泰州、淮安、扬州、高邮、徐州、盱眙、仪征八个市,共计35个文人4164首诗词,从语音史的角度来考察江苏非吴语区在宋代的语言现状。在与《广韵》韵部对比的基础上,使用系联方法对其韵脚字进行统计,归纳出江苏非吴语区宋诗的用韵特征,发现当地宋时方音的发展规律和语音特征。经过整理,得出以下结论:1.江苏非吴语区宋代近体诗归纳出韵部21部,阴声韵9部,阳声韵12部;古体诗归纳出韵部28部,阴声韵10部,阳声韵14部,入声韵4部。江苏非吴语区宋代诗韵基本遵循官韵,但同时有合韵、简化的趋势。2.江苏非吴语区宋时方音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止蟹两摄已经合流;(2)麻佳合流;(3)遇摄与流摄通押现象普遍,且体现一种双向语音演变现象,不仅有尤侯韵字押入鱼虞模韵,也有鱼虞模韵押入尤侯韵;(4)元韵与先仙韵和魂痕韵关系复杂,体现南北交界的地域特征;(5)阳声韵尾-n、-(?)相混,与现代江淮官话方言的特点完全一致;(6)三个入声韵尾-k,-t,-p开始合流,并且入声韵与阴声韵相押频繁,表明入声韵尾已经开始弱化脱落。3.江苏非吴语区宋诗异调相押中,上去相押占大多数,其中去声与浊上非浊上相押的次数基本持平,当时当地实际语音正处于“浊上变去”的演变过程中,全浊上声部分归入去声;平声调与其它声调相押频繁,关系较为复杂,推测江苏非吴语区宋时方音中平声调与其他声调尤其是去声调调型相似。最后,我们将本地区宋诗韵部与同时代江浙吴语区、中原音、西北音、闽音、四川音和通语韵部(鲁国尧先生提出的“十八部”)进行横向比较,与唐五代江浙吴语区韵系进行纵向比较,发现该地区宋代韵部系统与同时代中原(鲁豫)韵部系统最为接近,且与唐五代吴语区韵系保持高度一致性。因此推测得出江苏非吴语区宋代方音越来越靠向北方方言发展,但方音中仍遗留大量古吴语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