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和浙江两省同处中国东南沿海,又同属“长三角”经济区,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起步都比较早,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方面有许多共同点,在采取甚么样的贸易发展模式方面,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国家对外开放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较好的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相似背景。在充分利用发展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共同前提下,江苏和浙江两省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综合考虑对外贸易的发展动力、能力和市场需求基础上,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区域经济特点和不同的贸易驱动模式,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江苏省外贸发展是“外部力量型”,通过大力引进外资和技术,以垂直型的产业内贸易为主要特征,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浙江省则是“内部驱动型”,以本地民营企业的一般贸易为载体,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和吸引外资。比较研究两种具有典型特征的贸易发展模式的特点、形成的原因,揭示体制示范效应和发展示范效应,对中国其他省份发展对外贸易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通过总结两种贸易驱动模式的经验规律,分析现阶段两种贸易发展模式的弊端,探讨其发展趋势,提出两省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化途径和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建议,理论和现实意义显著。本文以经典贸易理论为出发点,以两省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化途径为归宿。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如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等。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经典贸易理论,从中归纳出决定地区贸易发展模式的各因素。然后对比分析了江苏、浙江两省对外贸易的各自特点和形成原因。第四章中对江苏省和浙江省对外贸易所产生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多角度的实证分析,为理论分析的提供实证支持。第五章在前面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探讨两省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并就现阶段外贸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和针对性建议。最后对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做出简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