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龄对血小板参数及活化指标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ec-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血小板大多数来源于骨髓成熟巨核细胞,在生理上有助于止血和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但在病理状态下,血小板又是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和核心过程。在此过程中,血小板被激活并暴露膜上的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活化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PAC-1),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进一步的活化,释放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CD62P),从而启动了血栓形成的一系列瀑布样反应。探讨增龄与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与血小板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高血压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干预前后的变化,精确判断血小板的功能状态,以发现更加简便、经济、可靠的检测血小板活化的方法。方法研究健康受检者400例,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各30例。据实用老年医学的分组法将健康受检者分为25-44岁(成年组),45-59岁(老年前期),≥60岁(老年组)。并给予高血压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病组阿司匹林100mg干预10天。应用流式细胞仪全血检测PAC-1、CD62P的阳性百分率;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血小板的参数进行检测。结果(1)血小板计数(PLT)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血小板计数(PLT)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间存在明显负相关,血小板压积(PCT)值的变化一般与血小板数量的变化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活化水平相应升高,各组间具统计学差异,但老年CD62P,PAC-1的比率明显大于成年组(P<0.05)。(2)高血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组患者血小板各参数值均显著增高(P<0.05);降压治疗,随着血压控制达标后,并给予拜阿司匹林100mmg/天,干预10天后,血小板各参数值均有一定程度地下降,其中PLT与PCT的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病组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表面PAC-1和CD62P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组:急发期(干预前)、缓解组(干预后)、对照组三者PLT、MPV、血小板宽度(PDW)、PCT均有明显差异(P均<0.01),对照组、COPD缓解组与急发期比较PLT、MPV、PCT有明显差异,对照组与COPD缓解组PLT、MPV、PCT无明显差异;对照组、COPD缓解组、COPD急性期PDW均有明显差异,P<0.01。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表面PAC-1和CD62P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PAC-1和CD62P检测结果,COPD急性期组CD62p阳性表达率高于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均<0.01),缓解组CD62p阳性表达率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急性期组PAC-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均<0.01),缓解组的PAC-1阳性表达率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4)血小板参数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相关性PAC-1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20,p=0.041)。CD62P与平均血小板体积之间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251,P=0.031);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膜糖蛋白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1)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小板的各参数发生变化,血小板活化蛋白CD62P、PAC-1表达增加,可能与增龄导致血栓性疾病增加有关。(2)高血压病组血小板的各参数发生变化,血小板活化蛋白CD62P、PAC-1表达增加,与高血压病致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有关。(3)慢性阻塞性肺病组血小板的各参数发生变化,血小板活化蛋白CD62P、PAC-1表达增加与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缺氧,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有关。(4)干预后变化血小板的各参数发生变化,血小板活化蛋白CD62P、PAC-1表达降低,这与阿司匹林抑制还甲氧酶,减少血栓素花生四烯酸(TXA2)的生成,从而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5)检测血小板各参数发生的变化,血小板活化蛋白CD62P、PAC-1表达,可为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并为这类疾病的防治提供支持。
其他文献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有颅内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脑组织损伤,该病发病迅速、病情急重,引起临床重视.缺血性脑卒中易引起细胞钙离子超载、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兴
期刊
目的观察姜黄素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凋亡作用及其细胞周期的变化,同时观察其对凋亡相关基因BCL-XL和BAK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抑制人白血病细胞K562生长并诱导凋亡的机制,指导临床白血病的化学药物治疗。材料与方法1细胞培养以人类白血病细胞株K562为研究对象。将K562细胞置于体积分数为10%的新生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37℃、5%二氧化碳孵箱中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0.
目的:研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经过抗炎、促排以及鼓膜穿刺抽液处理之后,采用 α-糜蛋白酶加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手段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确诊为分泌性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196例医院收治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与对照组(98例).对照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人血免疫球蛋白对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
目的:探讨分析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药学.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儿童流行性感冒患儿88例,分为治疗组(奥司他韦)和普通组(利巴韦林),两组均44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
双歧杆菌对于儿童的营养情况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双歧杆菌在儿童肠道内的数量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情况,其和宿主间能够实现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效果,进而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和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术后伴有急性疼痛时采取切口部分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间本诊室收治的58例肝癌术后且伴有急性疼痛患者实施研究,以止痛方式不同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