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粤剧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和全国360多个戏曲剧种相比,粤剧除了具有城市和乡村两大生存空间外,还具有其他戏曲品种所罕有的全球性海外市场,号称“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粤剧”。粤剧这一独特的生存格局,对剧团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粤剧戏班的历史,经历了从外江班、本地班、红船班、志士班到省港班的演变,再从名称的改变到体制的改变,发展成现代剧团。新中国60年戏班文化的再生产和剧团传统的发明,以珠水粤剧团为例,从1953年成立到2009年终结,完成了一个城市国营剧团从“戏班到剧团”和“从剧团到戏班”的轮回。在此过程中,国家话语强有力地影响了剧团的发展,并逐渐渗透到戏曲从业者的血液里,让他们以身处国营剧团、身为艺术家为荣,瞧不起民间戏班,并在城市、乡村和海外的身份适应和新一轮的转企改革中,产生“戏班”与“剧团”、“戏子”与“艺术家”的身份困惑。
剧团的身份困惑与时间和空间有关。从时间上看,剧团的身份困惑与演职员的年龄、戏班的身份记忆、剧团的身份政治和今日民间戏班的边缘化有关。正是国家话语的再造对戏班的污名化和对剧团的崇高化,导致了剧团人对戏班“低贱”、剧团“高贵”的二元对立的评价体系,造就了演职员对戏班身份的排斥和对剧团身份的固守。从空间上看,剧团的身份困惑与身份认同的情境性和流动性有关。正是城市、乡村和海外不同文化空间对戏班和剧团的不同认同,导致了剧团在不同文化空间的身份适应,造就了剧团在不同文化空间的不同演剧形态。
2009年的剧团体制改革,再次将“戏班”摆在了剧团的面前。国营剧团从“剧团”到“戏班”的身份困惑,从“艺术家”到“戏子”的身份焦虑,折射出中国戏曲的危机,是时代的危机,更是体制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