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WP和支持向量机的风电功率预测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常规能源消耗加速与环境恶化加剧,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问题凸显。风能作为安全性与可行性俱佳的绿色能源,其大规模应用对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在近几年来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由于风能资源的间歇性和随机性,风电场大规模接入电网会对电网带来较大的冲击,影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电能质量。因此,在电网薄弱或远离负荷中心的地区,风电场出现限电或者停发的情况。为实现风电场的实时在线调度,以便电网可以安全接入更多的风电场,国家能源局强制性要求所有风电场安装风电功率预测系统,为电力系统调度部门安排发电计划提供依据。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风电功率预测技术作为主攻方向。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就开展了风电功率预测技术的研究工作,已有多个成熟的系统投入实际运行并发挥作用。我国起步较晚,在预测核心算法及对预测结果影响重大的NWP数值天气预报领域的成果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相当差距。为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本文对比了各种常见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对基于风电场实测数据的支持向量机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做出改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风的成因及其特性,对预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的风速与风向的变化特性重点进行分析。对比了国内可获得的几种NWP的特点与技术参数,为风电功率预测模型的建模提供数据选择的参考方案。最终选定了某种精度较高的NWP数据作为建模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前期的分析处理。(2)对各种风电功率预测模型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常见的若干种建模方法进行比较。针对实际情况选用在小样本集及存在一定矛盾样本条件下表现最佳的SVM支持向量机作为预测建模算法。(3)详细分析了统计学习理论的核心问题,描述了SVM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有限样本训练学习中的优势,选定了一种支持向量机结构,利用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结合上一章的NWP数据,建立了一个基准预测模型。并提出了预测模型的评价标准。(4)根据风电场的实测功率数据及提取的NWP数据,基于风速和风向区间进行优化,并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实验证明经过对数据的分析与优化之后,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5)基于上述研究工作,对风电功率预测系统进行算法改进,提高了预测系统的精度与准确率。
其他文献
高压直流输电(High-Voltage Direct-Current Transmission,简称HVDC)系统是高度可控的,其中控制系统是直流输电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HVDC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与其基本控制器的性
碳纤维薄板(CFL)增强混凝土构件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和先进的加固补强技术,目前已经得到应用和推广。本课题组将CFL粘贴增强技术成功应用于公路旧.危桥的维修、加固和补强,以提高桥
混合励磁电机由于综合了永磁电机和电励磁电机的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提出的一种新型混合励磁电机——两向混合励磁无刷电机是在双凸极永磁电机(DSPM)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继承了DSPM电机高效率、高功率因数等优点,又能够通过控制轴向励磁线圈的励磁电流改变气隙磁场,实现增磁和弱磁控制。本文介绍了两向混合励磁电机的计算和设计方法,对其静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研制出直槽转子和斜槽转子样机各一台。文章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其容量大、转矩波动小、容错能力强等特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谐波子空间的存在,导致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谐波比三相电机更大,进而使电机损耗升高。因此本文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谐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建立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推导其基于双d-q变换和矢量空间解耦的控制模型,搭建矢量空间解耦仿真模型并进行电流谐波分析。同时采用PR控制器和扩张状态观测器
近年来,永磁电机的弱磁扩速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话题。由于永磁电机的励磁磁场是由永磁体产生,电机一旦加工完成其励磁磁场难以调节,这导致电动运行时,恒功率区较窄,调速范围有限;发电运行时,电压调节范围较小,去磁困难。当需要扩速时,通常施加持续的d轴电流来削弱气隙磁场,此时永磁体易发生不可逆退磁,因而极大的限制了永磁电机的适用场合。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可变磁通分离定子永磁型爪极电机,采用记忆型永磁体励磁,
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的各种结构物,例如船舶、运输槽、输液管道、压力容器等等,是不允许出现穿透性裂缝(割口)的。但是在复合材料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如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