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8世纪以来,300多年时间,随着交通运输的需要以及大工业兴起,桥梁正在快速的发展起来。从最初177米桥跨的熟铁链杆桥曼内海峡桥到1931年美国乔治华盛顿桥首次主跨突破1000米,可以看出桥梁发展之迅速。但随着桥梁发展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在长期运营及各种环境影响下,桥梁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损伤,重则甚至可能导致桥梁坍塌以及人员的伤亡,所以基于桥梁建立损伤识别评估体系意义重大。本文以建立健康监测体系为目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参考国内外实际桥梁和桥梁模型,对桥梁模型整体尺寸及细部构造进行了调研,设计搭建基于实验室条件的部件可替换、经济性高的斜拉桥物理试验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各项传感器的安装。2.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斜拉桥有限元模型。对桥梁根据不同受力情况,材料特点进行了单元类型选择并建立了斜拉桥有限元模型,对索力、位移、应变、固有频率等数据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模型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3.对损伤方法研究,主要介绍了 Wigner-Ville(WVD)分布交叉项对损伤识别的运用,借助MATLAB工具箱设计程序。为了验证损伤方法对动荷载下的损伤识别,根据传感器灵敏度等实际条件建立了简单简支梁模型。控制损伤并应用WVD交叉项识别方法对试验结构进行动荷载下损伤识别判断。后续进行了复杂工况下WVD损伤识别的推广诊断。4.对上述建立的斜拉桥有限元模型及试验模型进行了损伤设计及WVD交叉项损伤识别方法的运用。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运用损伤识别方法带入分析,对损伤类型,损伤位置及损伤程度进行判断,探究处理方法对损伤识别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