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内地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重庆市各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建设用地增长,导致了农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土地利用矛盾。本论文结合RS. GIS和GPS技术的3S技术理论,通过分析现有研究方法及成果,采用了一整套合理有效的技术路线对重庆市区2006年至2008年间的SPOT5遥感影像进行重庆市区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不同波段间相关系数及单波段信息量的大小进行融合方法的比较评价,选择出用于研究影像的最佳波段组合;使用基于统计信息的客观评价方法从信息熵、平均梯度和偏差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的需求,按照波段的组合原则,从HIS变换、PCA变换以及Brovey变换中确定了最佳的融合融合方法为Brovey变换;利用基础控制资料和重庆市区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使用严格物理模型或有理函数模型对影像进行投影差改正和地理编码进行正射纠正,最后得到清晰、准确的研究区域DOM,以提高监测精度;综合计算机自动监测辅以人工监督的方式,利用两个时相的DOM,采用图像差值、光谱特征变异、主成分分析、波段替换等计算机自动发现变化信息的方法,初步确定变化信息的位置,然后结合人工判读和解译来控制精度,提取变化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信息,对重庆市区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现状及其变化特点进行系统地分析,得到了重庆市2006-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位置、面积和类型;并对DOM和动态监测的结果结合外业实测的GPS控制点进行了精度评价,验证研究方法的实验精度可靠有效;依据以上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监测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后,分析重庆市市区新增建设用地的年度变化情况,变化类型和变化轨迹;统计结果表明重庆市市区新增建设用地各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类型主要是由耕地、非耕农用地以及未利用地三种类型转化而来;通过建立重庆市市区土地利用驱动力指标体系同时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市区新增建设用地的驱动力因子可归纳为经济因子、人口增长因子、技术进步因子和政策制度因子四大方面,进而建立了重庆市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综合模型,用以反应各驱动因子作用的差异。本文最后通过分析重庆市区的上地利用变化的结论,分别从土地管理、产业结构、生态重建和经济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重庆市区的土地持续利用对策与措施。对今后深入研究重庆市市区建设用地的发展趋势以及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率乃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