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工作主要围绕移动台智能天线的关键技术进行,包括三方面研究内容:(1)适用于移动台的两端口电小天线;(2)移动台智能天线的性能评估;(3)多馈电一体化方向回溯天线。 第一章概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了作者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利用遗传算法结合矩量法(GA+MOM)优化出了一个两端口分集线天线结构。两端口天线的-10dB回波损耗带宽为6%,20dB隔离度带宽约为2.5%,最高隔离度可达40dB。整个两端口天线结构在满足回波损耗小和高隔离度的同时,还具有紧凑、不需要复杂馈电网络、制作简单的特点。天线端口之间的包络相关系数小于0.1,满足用于分集的要求。 第三章提出了一种新型两端口平面极化分集天线。通过电容性加载减小整个天线的尺寸,通过在天线上开槽来增加天线端口之间的隔离度,采用via fed-through的馈电方式。设计出的天线顶部面积约为2.7×2.7cm~2(在工作频率为950MHz时,小于0.1λ×0.1λ)。FDTD仿真结果表明,天线两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在整个频带内大于20dB,带宽大于7%。天线端口之间的包络相关系数小于0.1,适合用于手机分集天线。 第四章首先用本征激励方向图的概念来产生手机双端口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矢量,然后将其与城市室外电波传播模型、分集合并方式相结合,建立了分析在具有共道干扰和多径衰落环境中手机双天线系统的性能模型。用Monte Carlo仿真研究了采用最优合并和等比合并的手机上平面双端口极化天线系统的分集性能。 第五章对信号非零相关的双端口天线的分集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产生两个具有一定包络相关性的瑞利衰落信号,然后结合适合于移动台的分集合并算法来仿真分集系统的性能。研究了信号相关系数、移动台运动速度、信道衰落率,以及合并权值更新速度对合并性能的影响。 第六章对多馈电一体化天线用于方向回溯的可能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对本文第二章提出的两馈电端口的高隔离度线天线的仿真表明,利用相位共轭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论文混频器,天线系统能以主波束在 0’一 3 60’的范围内跟踪入射波方向,具有一定的方向回溯能力。在来波方向上,天线系统的增益随来波的入射角有fZdB的波动。与单极子相比,天线系统在来波方向上可以得到约4—sdB增益的提高。 第七章为全文工作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