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观的研究与设计应该是全方位多视角的,而不能仅仅拘泥于“视觉”的感观维度。目前,基于“听觉”感知效果的景观研究,即声景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开展。然而,怎样使声景研究设计更具可实施性,依然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声景学相关理论,提出声景小品的概念,并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声景小品为研究对象,在微观层面上对声景观进行研究设计,使声景的设计应用更具有可实施性。本文通过实验听音的方法,将水流声、鸟鸣声、钟声、风铃声、虫鸣声五种典型的声景小品声分别加入到不同声压级等级的背景噪声中,并采用语义细分法从声舒适度、自然度、声喜好、趣味性四个方面对叠加所得的声音进行主观评价,来探讨声景小品对声环境的改善作用。之后根据音乐审美理论提出声景小品设计原则的假设,并对声景小品设计的变化性、丰富度、和谐度三个原则进行验证。验证方法采用室内听音方法,将变化的水流声和平稳的水流声进行主观评价比较,探讨其变化性对主观评价的影响。另外,将水流声、鸟鸣声、钟声、风铃声、虫鸣声进行两两叠加、三个一组叠加、四个一组叠加、五个一组叠加得到的声音样本进行语义细分法主观评价实验,研究声景小品中声音丰富度与和谐度对主观评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背景噪声下加入各种声音元素对声环境、声舒适、声喜好、趣味性都有很大改善,其中水流声在各种声压级的背景噪声下都表现出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变化的水流声和平稳不变的水流声相比,在舒适度、自然度、声喜好、趣味性方面均有一定改善。另外,声景小品中声景元素三个声音进行叠加在舒适度、声喜好、丰富度、趣味性改善方面,综合效果优于两个一组、四个一组、五个一组声音叠加。叠加后和谐度较高的声音,其声喜好会比叠加前两个单独的声音有所提高,因此在选择声景中的小品声时应注意其搭配的和谐程度。最后,提出声景小品设计的模型,即初步设计-软件合成预期音效-客观主观检验并在检测结果不符合的情况下再进行修正设计,经过这样反复设计检测才能最终得到理想的声景小品声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