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改变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的现状,吸引一大批优秀的师范生投入到中西部基础教育事业中去,以此促进中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务院在2007年颁布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国办发(2007)34号)。政策出台至今,免费师范生这个群体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其中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是其中的焦点。对免费师范生来说,其教师职业认同关乎到其是否能够真正从事教师职业,甚至终生从教的问题。本研究以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调查问卷、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状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就提升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提出一定的建议,以期对免费师范生教育提供一定的有益的借鉴。本文共分为导论和正文四部分。导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目标和内容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正文第一部分是对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理论阐述。从“认同”概念的释义入手,对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概念作了界定;对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基本分析维度作了具体的分析,可以分为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几个维度;从社会组织和个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建构机制;探析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主体能动性、建构可塑性、发展变迁性和形成递进性。正文第二部分是对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部属师范大学的部分免费师范生做了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职业认同的人口统计学分析几个方面对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做了具体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正文第三部分是对免费师范教师职业认同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主要从社会、组织和个体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以为从社会因素看,国家政策不确定、不完善、基层教育战线教师职业声望一般、教师待遇地区差异大是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尚存在问题的原因。从组织因素来看,部属师范院校对免费师范生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基础教育学校对免费师范生的支持力度不够也是导致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度低的原因。从个体因素看,自主愿望与外部原因之间的矛盾、社会责任和自我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是导致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度低的原因。正文第四部分,主要从国家、学校和个体三个方面提出增强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对策。从国家方面来说,要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增强教师吸引力;从学校来说,要增强对免费师范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个体来说,要形成高尚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坚定的职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