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巴洛克时期杰出的小提琴大师科雷利时代背景、生平、演奏风格、作品的写作、种类风格等创作特点以及他在教学中的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几个方面来论述科雷利对小提琴音乐的贡献。
时代背景将分为受歌剧影响、器乐制造的发展、众多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生平分析将通过博洛尼亚时期、罗马时期为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工作时期、为红衣大主教贝内代托·潘菲利工作时期、为奥托伯尼红衣主教工作时期阐述。
演奏风格分析,科雷利在博洛尼亚学习造就了他一生的演奏保守而严谨的特点,这与当时的炫技潮流是相悖的,但科雷利正是凭借着音色的美在小提琴演奏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品将具体通过三重奏鸣曲、独奏奏呜曲、大协奏曲进行分析。三重奏鸣曲占据了科雷利三分之二的创作,三重奏鸣曲并非三个人演奏,而是由三个声部构成重奏:名谓“三重奏鸣曲”,实际上往往需要四个演奏员。按风格可分为三重教堂奏鸣曲和三重室内奏鸣曲,科雷利的三重奏鸣曲包含两种主要类型的乐章,一种是对位式,一种则是主调式。独奏奏鸣曲是他创作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体裁,按风格也可分为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曲目中即兴的创作成为了古典时期华彩乐段的基础。作为大协奏曲之父的科雷利,他的12首大协奏曲由三重奏鸣曲发展而来,也可按风格和结构分为曲趣庄重带有赋格乐章的教堂协奏曲和抒情明朗带有舞曲乐章的室内办奏曲。
科雷利的整体创作特点是风格融合和多样化。他的音乐中充满着教堂与室内风各的交融,他也是第一位完全采用大小调进行创作的作曲家,精彩的模进使调式尤勾清晰,特别是转调,调式的痕迹已经消失。一般说来,他的几个乐章在主题上是互不关联的,一个乐章之中没有形成对比的或“次要”的主题。
教学方面,科雷利的教学法是18世纪大多数小提琴乐派的基础,他努力避免偏离音乐内容而进行单纯的炫技,他的教学风格严肃,培养了如洛卡泰利,勒克莱尔等大师。
科雷利的创作影响了后世一批批作曲家,远至巴洛克晚期三杰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近至拉赫玛尼诺夫、皮亚蒂等创作,他音乐中那种充满强烈的表达愿望和充满真实的感情以及丰富的民间音调正体现了昭显于世的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