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是人类思维与语言的内在特性。模糊语言所特有的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了语言表达的多样性、灵活性及有效性。很多时候,精确语言也被模糊化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模糊语言所特有的修辞功能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最佳体现。模糊语言在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和隐晦性,往往能使语言表达更为生动,更具美感,从而激发读者的想象。所以,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对模糊语言的恰当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正是由于模糊语言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模糊语言的翻译也呈现出不同于非模糊语言翻译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正确把握其内涵带来了更多困难;二是为译者的灵活性发挥提供了更大空间,更能体现译者的主体性。因此,较之非模糊语言,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情况更为复杂,需要特别关注。翻译美学是一门将译学理论与美学理论相结合的学科,致力于研究如何实现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再现。其中,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以其对语言意义层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翻译过程中语境与想象力的重视,为文学翻译中如何理解及再现模糊语言的含义提供了十分有益的视角。《边城》是沈从文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一部诗体化小说。其诗化而含蓄的语言,纯净而唯美的意境,使整个作品呈现出浓郁的朦胧美。本文的个案研究从对《边城》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The Border Town的文本分析展开。本文旨在通过考察The Border Town中模糊语言的处理情况及翻译方法,探讨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为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所带来的启示。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3章。第一章从模糊语言研究,翻译美学研究,及《边城》英译研究3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文献综述。第二章通过对相关重要概念和理论的厘清与阐述,揭示模糊语言研究与翻译美学研究的内在联系,从而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展开对The Border Town的个案研究,从不同意义层级上讨论模糊语言的处理情况及翻译方法。研究发现,意义结构层级理论中对意义层级的详细划分,对译者理解及再现模糊语言的含义有着十分有益的参考作用。同时,再现不同意义层级上的模糊语言的意义需要不同的翻译方法。此外,语境与想象对模糊语言的翻译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翻译美学理论对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