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变化:从《家园》到《美国人》的主题变化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30多年来,美国华裔文学发展迅猛并且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徐忠雄(Shown Wong),当代著名华裔作家,曾凭借其第一部小说《家园》(Homebase,1979)挤身美国华裔文坛。时隔16年,徐忠雄再次创作小说《美国人》(American Knees,1995),以其独特的视角,真实再现了当代华裔对自己身份定位的重新思考。本文拟用赛义德(Edward Said)有关文本与文化语境密切关联的理论,比较分析徐忠雄前后两部小说的主题变化,以说明华裔身份的不断变化。赛义德在其早期专著《起始:意图和方法》中指出,作家创作的“起始意图”并非一种简单的作家本人的主观意愿,而是社会诸种力量的合力体现。在《世界、文本、批评家》中,他更是在转型基础上指出,当代知识分子的职责之一是应拥有“对抗性的批评意识”,他们有责任介入到由前文本、文本和超文本所形成的文化构成中去。实际上,文学文本脱离不了历史文化语境和价值判断,其构成本事亦是一种历史性的构成。本文力图以该理论为基础,对徐忠雄两部小说的阅读加以历史文化的透视和观察,以阐释美国华裔所经历的身份变化。《家园》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末,追溯华裔在美国的发展历史,摧毁英美关于华裔,尤其华裔男性的话语霸权,重新构建华裔的美国人身份是徐忠雄第一部小说的主题。时隔多年,美国华裔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徐忠雄在其第二部小说《美国人》中探讨了在融入乃至被美国社会同化之后,华裔新生代又重新回头审视自己的民族根源和离散身份。穿梭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异域文化两个不同世界,华裔美国人似乎无法完全融入其中任何一个。从来自于祖辈的本民族文化到置身其中的西方文化,华裔在不断寻找其恰当的身份定位。由于社会环境、经济形势和政治动机等因素的变化,华裔群体在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中,重新考虑自身的存在状态,身份定位不断变化。在跨越文化的两个世界中生活,华裔历经文化归属的困惑,有选择地适应美国宿主文化,不断融合、演化而形成一个新的文化,一个既同中国家园文化和美国宿主文化有关,但又同它们截然不同的文化。在这个新型的文化模式中,当代华裔已不再一味追求“美国人”的单一身份,而是认同自身的离散身份,接受非此非彼的居中身份,承认自己是具有华裔族裔特征的美国人。
其他文献
发表于1899年的《觉醒》,是十九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1-1904)的代表作。二十世纪下半叶,社会在许多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女性追求自我身份确立以及自由的行为却
<正>白领一族在享受电脑带来的高速便捷时,却也频频遭遇到了"电脑病"的困扰:颈椎病、干眼病、鼠标手、萝卜腿正渐渐向我们靠近,令我们备受伤害。可见,了解"电脑病",防治"电脑
中唐诗坛怪杰李贺的诗,格调瑰奇,意境邃僻,"危峰绝壑",探赏维艰,在中唐诗坛上树立了一种瑰奇幽峭的艺术风格。在唐代诗人中,还没有谁像他那样自觉地感知生与死,正视衰老、死
我们提出利用有机小分子空穴注入材料m-MTDATA来改善金与并五苯表面层之间的空穴注入特性。有机空穴注入材料m-MTDATA具有较低的电离势(Ionization Potential, IP)、良好的成
<正>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侵权证据往往掌握在侵权人手中,权利人举证难问题成为法院查明客观事实的瓶颈。以往人们更多地是从证据收集的角度来关注这一问题,如运用证据保全、
1 《川北医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新进展。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