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年底,北大校园内出现了一批身涂黄色具有统一标志“ofo”的自行车;2016年4月,上海街头涌现出大量的橙色Mobike共享单车。这是共享自行车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自2016年以来,城市共享单车迅速发展了起来。共享单车的品牌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这种交通出行类的共享经济也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2015到2016年,共享单车市场的用户数量从2450000激增到了18860000!根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我国出现的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将近七十家,共享单车的累计投放量已超过1600万辆,注册使用共享单车的人数超过1.3亿人次,累计服务也超过了十五亿人次[1]。共享单车,简而言之就是运营企业在城市公交站点、地铁站点、学校,以及各个小区、公共服务区等附近提供自行车骑行服务的一种新型的共享经济模式。它主要以分时租赁模式为主进行运营。用户只要用手机下载相应的共享单车APP进行注册,缴纳押金并充值之后就可以解锁单车使用了。用户每次使用共享单车都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各个共享单车品牌的计费标准并不全都一样,一般是0.5至1元每小时。共享单车一出现就表现得如此火爆,主要原因在于它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迫切而又最无计可施的短途出行需求。因此,市场上诸如小黄车、摩拜单车、Hellobike等共享单车品牌一出现就得到了广泛群众青睐与喜爱。曾经的自行车大国,仿佛经过时间的沉淀,重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在方便大众短途出行的同时,也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新问题。我们在享受无桩式公共自行车的便利的同时,也在忍受共享单车被人们乱停乱放、肆意破坏的行为。大量共享单车无序投放、乱停乱放,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城市交通秩序;不法分子通过冒充单车企业客服、替换单车上的二维码等手段进行诈骗;用户将单车上私锁、涂刮二维码后推回家,占为己有;城市道路规划与建设还不完善,缺乏自行车道;共享单车市场上,企业之间恶性竞争。这一系列的现象、问题,都随着共享单车的兴起伴随而来。本文着眼于这些实际问题,选取了企业的角度,运用博弈论的理论知识,探讨了共享单车企业在这个巨大且激烈的利益竞争中,如何选择合理的策略,才能实现市场上的总效益最优。对共享单车市场上双寡头企业进行分析,从企业间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和行为博弈角度三个方面建立模型,分析企业间如何博弈,最后结果如何。在建立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中,得到的结论是企业会陷入“囚徒困境”;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中,给定ki(i=,1)2的值的情况下,得出两企业仍然处于“囚徒困境”状态的结论;行为博弈视角下,引入了博弈者同情心和嫉妒心两种偏好因素的影响,利用菲赫尔和施密特模型中的效用函数进行分析,得出在一定的同情心理和嫉妒心理的作用下,企业间的博弈有利于向合作的方向发展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