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三个汉译本的比较研究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qingw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华经》的汉译译本现存有三种,分别为西晋竺法护翻译的《正法华经》、东晋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和隋朝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共翻译的《添品妙法莲华经》。其中,以《妙法莲华经》影响最大、接受范围最广,后两个译本,尤其是《添品妙法莲华经》,往往被忽视,学界也鲜少考虑此译本的价值,由此就没有注意到此三个译本在结构、语言和文体上的重要不同。本文将公正地对待《法华经》三个汉译本,了解每个译本的特色,肯定《添品妙法莲华经》在改良和完善经文上的努力,略补《法华经》相关研究之空白。本文将各汉译本视为不同译者在相同的主旨下做出的宗教言说活动,认为译本的多样性是语言多义性的表现,并从译者、结构、语言、文体四个方面对《法华经》三个汉译本进行比较。第一章为译者比较,目的是为了说明各译者均有相当层次的宗教体证程度和翻译实力,其译本不平等的地位是权威观念的结果。客观来看,可以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认为各译本之间具有文学史般平等的继承关系。第二章为结构比较,其一,指出天台宗作出的阐释很大程度建构了《法华经》的意义,进一步影响了各译本的地位;其二,从历史上关于结构差异的论争的分析,指出各译本结构的合理性;其三,比较各译本不同结构的时空表现,说明《法华经》各译本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审美阅读体验。第三章为语言比较,分析《正法华经》和《妙法莲华经》不同的隐喻性表达,表明《添品妙法莲华经》在修订《妙法莲华经》时表现出的文字学意义及其修辞性价值。第四章为文体比较。通过比较三译本的长行、偈颂和陀罗尼咒三种文体,分析各译本对句式、四言和五言等形式的不同偏好,分析其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发现陀罗尼咒存在音译和意译、注音、断句等方面的区别,从而了解各译本在不同文体上的修辞策略。
其他文献
<正>作为教师,对于课堂提问是否能"问在恰当处,问出精彩来"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满堂问",在课堂上什么都问,从头问到尾;偏心,
微信自2011年问世以来,微信以其便捷性、人性化的服务获得了海量的用户。据微信团队公布的《2016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微信9月平均日登录用户达到7.68亿。[1]发生于2016年11月
通过应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射频读写器及实验室设备管理软件,对仪器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有效的设备资源管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和完善,对于保障规划落实、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南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数据快速更新技术架构体系。实例结果表明,该体系可快速、准确地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进行更新发布,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粪菌移植(FMT)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可以重建肠道菌群的疗法已重新被临床所关注,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一定方式移植到患者肠道内,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建具有正常
<正>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启动时间:2012年12月24日编写进度:2013年9月完成全部绘制修改工作,现等待报批《老年人居住建筑》图集修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