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15钛合金热变形行为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eoP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A15合金是一种在航空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高铝当量近α型钛合金,其相变点为990±5℃。这种合金不仅力学特性优异,而且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和焊接性能。为了能够延长锻件工作寿命,提高整体结构效益,在新型飞机设计与制造中,更多地选用了许多大型整体钛锻件,因此锻造厂提出了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需求,用料规格达Φ300 mm~Φ350 mm。TA15大规格材(Φ300~350 mm)量产以来,暴露出组织均匀性差、500℃拉伸性能偏低等问题。本文采用等温压缩试验方法,利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获得了变形温度为850℃,900℃,950℃,1050,1100℃,1150℃,应变速率为0.01 s-1,0.1 s-1,1.0s-1,10 s-1,应变量为60%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热变形参数对TA15钛合金塑性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并结合真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本构关系和热加工图,为工艺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应变速率一定时,TA15钛合金的流变应力和变形温度呈现负相关,温度升高时,流变应力减小;当变形温度一定时,TA15钛合金的流变应力和变形速率呈正相关,变形速率增大,流变应力也随之增大。另外,TA15钛合金在850℃和950℃两相区热变形时,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材料的流变应力曲线会趋于平缓,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回复软化机制相对加强。在1050℃和1150℃单相区热变形,流变应力对应变速率的敏感度降低,流变应力相对比较平缓。(2)通过分析变形参数和微观组织间的关系,得出:TA15钛合金在相变点以下变形,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α相含量逐渐减少。850℃与950℃变形相比,温度降低,等轴的初生α相的含量增加。1050℃与1150℃变形相比,温度降低,原始β晶粒尺寸减小,变形态的β晶粒尺寸长宽比增加。850℃变形时,不同的应变速率对组织影响较小。相变点以上变形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回复和再结晶程度增加。应变速率除了对α相含量产生影响,对初生α相的形态也产生影响。随应变速率的降低,初生α相的等轴化程度增加。在0.01s-1应变速率下,初生α相的等轴化程度最高。但是对含量和尺寸大小影响相对较小。(3)基于动态材料模型(DMM),建立了TA15钛合金热加工图,可以看出,TA15钛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存在2个非稳定区域:一个是1075℃<T<1150℃且(?)>2 s-1的区域,另一个是T<975℃且0.014 s-1<(?)<2.72 s-1的区域。(4)本文采用Arrhenius双曲正弦模型建立了TA15钛合金热变形的本构关系:α+β相区的本构关系:(?)=e58.18898121[sinh(0.00932σ)]3.7198exp(-588.7455857/RT)β相区的本构关系:(?)=e13.32762[sinh(0.03959σ)]2.78563exp(-176.1834606/RT)(5)通过工艺优化,研制出了组织均匀、性能优良的Ф300 mm~Ф350 mm TA15合金棒材,实物质量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满足了航空部门的需求。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强调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对患
在高速铁路的降噪系统中,混凝土声屏障因其降噪效果好、造价低和施工方便正越来越受欢迎。壳体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是制作高强轻质混凝土声屏障单元板的关键。为提高台风区高
2008年国家立项发展国产大飞机以来,商用飞机项目受到举国瞩目乃至全球关注。随着项目研制的逐步深入,原有以职能为主的组织设置无法满足型号研制和实际发展需要,新的产品工
世贸组织(WTO)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维护还是削减发展中国家在WTO框架下的优惠待遇,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之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看来,WTO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享有的“特殊与差别待遇(S
报纸
高平郗氏家族源自东汉末年的郗虑,因其位居三公而迎来短暂的辉煌,之后又因政治抉择失误而陷入沉寂。直到东晋初年,郗氏家族凭借其深厚的家学,并通过婚姻和交游的方式构建自己
21世纪对于人类世界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在这种驱动下加速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渗透到了人类的各项活动中,逐步改变着这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在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创造了新的契机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拓展业务和市场,不得不进行跨区域、跨国家甚至
通过对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发生情况调查及资料分析,发现引起该病害重发因素主要是:感病品种的种植、耕作制度的改变、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思想麻痹、防治措施不力等,并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