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血小板受体拮抗剂A<,0>GDW的临床前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hxum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多年来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都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使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导致血栓形成所致。位于纤维蛋白原上的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RGD)序列是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的识别位点,两者的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许多含RGD序列的小分子片段可阻断这一最后通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因此含RGD序列的多肽或化合物现已成为新药开发的一个热点。本课题组以RGD先导化合物为基础,根据RGD的构效关系率先设计出(H2N(CH2)7-CO-Gly-Asp-Trp)(简称A0GDW),现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本研究以国家一类新药研究指导为原则,建立并优化了原料药的生产工艺路线和质量控制标准,评价了A0GDW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对A0GDW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为AoGDW进入临床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采用Fmoc固相法合成A0GDW。以苯并三唑四甲基脲四氟硼酸盐、二异丙基乙胺和1-羟基苯骈三氮唑为缩合剂;苯酚-乙二硫醇-苯甲硫醚-水-三氟乙酸(2.5:5:5:5:82.5,V/V)为切割试剂,合成了A0GDW。经ESI-MS检测,验证了合成产物的正确性。使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对A0GDW进行了分离纯化,用色谱及ESI-MS进行了纯度检测和结构确证,A0GDW的纯度为98.3%,结构与理论相符。建立了一种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控制A0GDW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和含量。对A0GDW的外观、熔点、有关物质及含量的变化稳定性进行了考察。采用比浊法测定A0GDW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体外量效试验结果表明,A0GDW 200-12.5μmol/l对ADP、花生四稀酸和胶原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替罗非班(阳性对照药)相当;体内时效试验结果表明,A0GDW 0.4mg/kg快速静脉推注,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给药后立即显效, 100min时药效依然存在。在家兔的颈总动脉血栓模型中,静脉注射A0GDW可显著减轻家兔动静脉旁路的血栓湿重,剂量由0.1mg/kg增加至0.4mg/kg,其对血栓湿重的抑制率也由13.8%上升至45.3%,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采用FeCl3诱导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组织学观察表明单纯血栓组管腔内形成巨大血栓,假血栓组无一例血栓形成,A0GDW 0.19、0.38和0.76mg/kg剂量组动物血栓内均可见大量不等的血液隧道。采用小鼠断尾法观察A0GDW对出血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A0GDW对小鼠出血时间有明显延长作用,但相同剂量下与替罗非班相比明显减轻;血浆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显示A0GDW对血浆凝血功能无影响,各项指标TT、PT、APTT均在正常范围。一般药理学结果表明:A0GDW静脉注射对动物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小鼠最大耐受量大于20mg/kg;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显示:
其他文献
随着数码摄影已在航空航天、天文、公安、医疗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对数码摄影软硬件系统的开发也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大规模可
在Femtocell大规模部署之前,急需解决Femtocell双层网络中异常严重的干扰问题。同时,为降低Femtocell大规模部署后的能耗,需要合理的控制其发射功率,实现绿色通信。鉴于此,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