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及其与美洲斑潜蝇的竞争取代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ghlgh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入侵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甚至可能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确定的入侵生物包括约70种微生物、近200种动物和300种植物。入侵动物大部分可危害农林作物(包括100多种害虫),其中有3种重要外来斑潜蝇,它们已成为我国蔬菜园艺作物上的重大害虫。本文以其中两种近缘斑潜蝇——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为对象,研究了它们在我国入侵扩散和竞争互作的历史与现状,并从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和生物的入侵性角度初步探讨了隐藏在它们在我国发生、扩散和分布差异以及种群演替背后的可能机理,主要结果如下:确定了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分布现状,发现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扩散速率远慢于美洲斑潜蝇。通过对24省76市的田间调查(2014~2017),在其中6省13市首次发现三叶斑潜蝇的入侵。比较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在我国的扩散进程发现,美洲斑潜蝇入侵两年多已扩散至我国大部分省市,并在各入侵地暴发成灾;而三叶斑潜蝇已入侵我国十余年,却刚扩散至华北平原地区,发生也相对较轻(仅在东南沿海地区稍重)。本地生物可通过竞争和寄生抑制三叶斑潜蝇种群增长速率(生态系统的生物障碍)。发现两种斑潜蝇存在种间竞争与抑制现象,本地寄生蜂对新入侵的三叶斑潜蝇与其它斑潜蝇有相同的寄生率。美洲斑潜蝇的干扰能显著降低三叶斑潜蝇种群丰度,且竞争越激烈,种群数量降低幅度越大,同样三叶斑潜蝇的存在亦可降低美洲斑潜蝇种群丰度。这种现象表明近缘种间相互干扰可以通过降低种群增长率而限制斑潜蝇种群的局部扩散。通过比较2014至2017年间15省40多个市斑潜蝇的寄生情况,发现不同斑潜蝇种群结构的寄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本地寄生蜂亦可寄生后来入侵的三叶斑潜蝇,进而可能在限制其种群暴发扩散中发挥作用。低温环境不是阻挡三叶斑潜蝇快速扩散至西北地区的主要因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障碍)。发现局限分布的三叶斑潜蝇的耐低温能力与广泛分布的美洲斑潜蝇相当甚至更强。越冬试验表明,两种斑潜蝇在我国北方(河北廊坊)田间均无法越冬,而在北方的温室则均可以越冬,但三叶斑潜蝇蛹在冬季的野外存活时间比美洲斑潜蝇更长。耐寒性研究表明两种斑潜蝇蛹在4℃(温室最低温度的平均)下能存活大于10天,-1O℃(田间最低温度的平均)下仅能存活一天左右,而-20℃或-40℃下最多能存活几十分钟,这些温度下三叶斑潜蝇蛹的存活时间均比美洲斑潜蝇更长一些。该部分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亦具有在我国西北低温地区定殖、扩散和分布的潜力。在局部地区,三叶斑潜蝇已经取代或有逐渐取代美洲斑潜蝇的趋势(生物的入侵性)。在新发现入侵的6省13市中的3省6市,三叶斑潜蝇已占据种群优势;海南省三叶斑潜蝇也继续保持种群的主导地位。对新入侵地区的分析表明,三叶斑潜蝇在安徽中南部(合肥、马鞍山、芜湖、宣城)已取代美洲斑潜蝇占据主要生态位,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湖北(黄冈)、河南(信阳)邻近安徽的地方,其它入侵地(如河北、山东等)三叶斑潜蝇种群比例仍较低或处于刚刚入侵的状态。两种斑潜蝇的种间取代结果由它们在寄主上的直接竞争决定,但亦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在实验室、温室和田间以不同相对起始比例进行罩笼竞争模拟发现,排除已报道介导两者竞争取代的环境因子如农药、寄生蜂的影响,两种斑潜蝇仍可发生竞争取代,且不同的寄主作物上存在相反的取代方向:在豇豆和菜豆上的大部分处理三叶斑潜蝇取代了美洲斑潜蝇,丝瓜的大部分处理美洲斑潜蝇则取代了三叶斑潜蝇。同一寄主上的各处理虽取代方向基本一致,但取代发生的速率和程度却大不相同,这可能是由不同的种群起始比例或不同竞争环境的温度差异导致。生殖干扰可能包括在两种斑潜蝇竞争取代的过程之中。发现两种斑潜蝇的交配行为存在相似和差异之处,可能分别是两种斑潜蝇产生和抵制种间生殖干扰的行为基础。使用自组装小型昆虫行为监控系统,对两种斑潜蝇近千次交配行为的全程监控与回放观察发现,两种斑潜蝇的求偶交配过程并无明显差别;但三叶斑潜蝇的交配频次显著高于美洲斑潜蝇,且前者的交配持续时间(平均二十多分钟)只是后者(平均四十多分钟)的一半左右;另外,美洲斑潜蝇对交配环境条件的要求比三叶斑潜蝇更高,还发现两种斑潜蝇的交配节律也存在一定差异。本论文明确了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和分布现状,并试图解析了本地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对其发生、扩散和分布的影响;阐明了三叶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在我国各地竞争取代的现状,初步探讨了它们发生竞争取代的内在机制。发现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扩散速度远慢于美洲斑潜蝇,同时与本地生物的互害或偏害互作(也即生物抗性)可能是导致三叶斑潜蝇在我国扩散速率较慢的原因;发现三叶斑潜蝇正在逐渐取代先前入侵的美洲斑潜蝇,且该取代可能是由种间直接竞争和外界环境因子共同导致。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外来斑潜蝇的管理与防控,并可为入侵生态学和近缘种的竞争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案例支持。
其他文献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非金属元素,在土壤中主要以砷酸盐形式存在。砷酸盐与磷酸盐化学结构高度相似,主要通过磷转运休体进入植物体内。砷酸盐进入细胞后被还原为亚砷酸盐,亚砷酸盐与植物螯合肽(PCs)螯合后运输个至液泡,从而减少胞质砷酸盐浓度,减轻砷对植物的毒害。在砷酸盐存在的条件下,植物许多基因,包括磷转运体基因、砷酸盐还原酶基因和植物螯合肽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目前这些关键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仍不清楚。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级联系统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级联信号系统,由 MAPK Kinase Kinase(MAPKKK)、MAPK Kinase(MAPKK)及 MAPK组成,通过三个激酶的顺序磷酸化激活。大量研究表明,植物MAPK级联系统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等诸多生理学过程的调控。拟南芥有80个MAPKKKs、
钾(K)是植物所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通过钾转运体和钾通道从土壤中吸收钾离子(K+)。拟南芥Shaker钾通道家族成员AKT1作为一个内向整流钾通道在拟南芥根部钾离子吸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AKT1通道活性受钙结合蛋白CBL1/9和蛋白激酶C1PK23复合物的调控,同时也受钾通道调节亚基AtKC1的调控。本论文工作拟通过筛选lks1(cip
热胁迫会引起细胞的热激反应,导致细胞内质网中的未折叠蛋白和错误折叠蛋白的累积,产生内质网应激(ER Stress),引起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植物大多在高温炎热的夏季开花结果,它们不能像动物那样通过自由的活动来规避高温环境的影响,为了应对高温胁迫和内质网应激,进化出了一个复杂而严格的热激反应和未折叠蛋白反应的调控机制。我们研究组前期的研究发现
一直以来,豆科植物如何在结瘤过程中维持平衡状态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研究报道,豆科植物结瘤的自调节机制(AON)能够通过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之间的信号传递以维持结瘤数目的平衡。除了这种长距离的自调节之外,人们推测在植株地下部分也存在一个未知机制来调节并维持结瘤的平衡,然而目前还没有报道。MtDM2(与百脉根LjSymRK是同源蛋白)是亮氨酸重复(LRR)的类受体激酶(LRR-RLK),处于M
趋磁细菌只能在低氧条件下大量吸收铁并在胞内合成纳米磁小体。本研究以趋磁螺菌Magnetospirillum gryphiswaldense MSR-1为材料,首先采用转录组学方法,寻找不同溶氧条件供试菌株细胞代谢的显著差异,随后重点探讨了 MGMSRv22046蛋白与细胞生长、磁小体合成的关系及其在低氧条件下启动和调控异化型反硝化途径的特征。通过严格控制自动发酵罐相对溶氧可使MSR-1合成与不合成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Ramat.)Kitamura]具有悠久的栽培和文化历史,是集观赏、食用、茶用、药用于一身的重要花卉,广泛应用于切花、盆花和景观环境美化中。长期的自然选择使植物进化出一系列的生存策略来面对干旱等逆境,菊花地下茎的发生是体现植株适应逆境环境、无性繁殖以及植株再生等能力的关键因素。地下茎的形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但有关菊花地下茎数量和形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激活自身的免疫反应来抵抗病原菌的侵染,由于不具有动物那样可移动的免疫细胞,植物进化出了自身独特的免疫机制,包括由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引起的免疫反应(PAMPs-triggered immunity,PTI),和由病原菌效应因子引起的免疫反应(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植物通过这两种免疫反应信号转导途径引起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进一步诱发多种
玉米丝黑穗病由丝轴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病害,在世界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对玉米生产造成极大危害。本实验前期克隆到一个玉米抗丝黑穗病的主效QTL基因Zm WAK。ZmWAK是一个典型的跨膜的受体激酶,具有胞外的受体结构域以及胞内的激酶结构域。本研究中,我们利用一对近等基因系——感病自交系Huangzao4和导入ZmWAK的抗病自交系Huangzao4R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症状是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各年龄阶段猪呼吸道症状。近年来PRRS在世界范围内的频繁暴发,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