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文化转型期的关键期。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不和谐”现象已经显现。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作为发展人,完善人的途径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作为转型期的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社区体育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学校体育,出现了“不和谐”态势。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论文旨在探索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双效互动、资源共享”[1](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相有效推动,相互间的人力、物质、文化资源共同利用)的和谐发展机制,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体育发展的新模式,探索学校体育改革的新路子,从而促进我国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和谐发展。本研究以社区体育、学校体育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查、数理统计、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以社会转型对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理论探析、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分析、社区体育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因素、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对策等内容的研究,运用思辨和实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力求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上有所创新。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转型期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决定了学校体育面临向素质教育转轨,社区体育面临与学校体育对接的整体发展趋势。学校体育的社会化,社区体育的教育化、多元化是构建和谐体育、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带动了学校体育的硬件建设以及软环境建设,但学校体育人力、物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适应社会。所以客观条件决定了输出资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3.社区体育的硬件建设以及软环境建设也得到长足发展,但面临社会要求存在资源短缺,群众满意度低的局面,所以客观条件决定了必须走出去,向社会寻找健身路径,请进来向人才要效益。另外,社区的健身环境是学校拓展教育的可利用舞台。4.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存在互补关系。这种互补关系为两者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建立两者的“双效互动模式”使学校的体育资源优势转化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条件;使社区体育资源成为学校体育拓展社会教育的平台。5.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决定体育事业必将向“和谐体育”的方向发展。“大教育观”、[2]“大体育观”[3]下的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必将带来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软实力”[4]的提升。6.影响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不和谐的主要的因素是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体制机制问题突现、整体水平低下,民生观念淡薄,行政不作为。7.改变不和谐发展的举措是划片分管、建立学区、明确工作、建立机制、利用优势、双向互动、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注重效益、社会参与、发展产业、筹措资金、公益为主,效益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