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脂肪组织是人体重要的储存能量的器官,但近年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同样是一个具有强大内分泌功能的器官,其中脂联素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是近年发现的由白色脂肪组织特异分泌的细胞因子。研究表明:在肥胖者、2型糖尿病、糖调节受损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较正常人有所下降。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糖调节受损、糖尿病患者中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随着病变进展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能够进一步升高。脂联素具有抗炎、抗动脉硬化以及血管损伤后抗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健康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组、糖尿病合并晚期肾病组患者血清脂联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血肌酐、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分析脂联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发生、发展关系,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我院体检中心和内分泌科住院病人共122例,按照肾病严重程度分为:健康对照组(G1组)、2型糖尿病无肾病并发症组(G2组)、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组(G3组)、2型糖尿病合并晚期肾病组(G4组),每组各30例。血清脂联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胰岛素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同时测定相关的临床和生化指标。所有数据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正态数据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Student-Newman-Keuls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两指标间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简单直线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G2组、G3组、G4组血清脂联素含量较G1组降低,G2组、G3组与G1组相差非常显著(均p<0.001),G4组与G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G2组相比,G3、G4组降低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与G3组相比,G4组降低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的差异在消除BMI、年龄因素影响后依然存在。2 G2组、G3组、G4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含量较G1组升高,相差非常显著(均p<0.001)。与G2组比较:G3组视黄醇结合蛋白-4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4组视黄醇结合蛋白-4显著升高(p<0.001)。与G3组比较,G4组视黄醇结合蛋白-4显著升高(p<0.01)。3 G2组、G3组、G4组与G1组相比,G2组、G3组体重指数高于G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4组体重指数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3组体重指数较G2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4组体重指数较G2组、G3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G3组、G4组空腹血糖较G1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3、G4组空腹血糖高于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4组空腹血糖高于G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G3组、G4组糖化血红蛋白较G1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3、G4组糖化血红蛋白高于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4组糖化血红蛋白高于G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G3组、G4组胆固醇较G1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3组胆固醇高于G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4组低于G2组和G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2组、G3、甘油三酯高于G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4组甘油三酯高于G1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3组甘油三酯高于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4组甘油三酯低于G2组、G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G3组、G4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G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3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G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4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G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4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G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2组、G3组、G4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G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2组、G3组、G4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G2组、G3组、G4组血肌酐较G1组升高,G2组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G3组和G4组较G1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G3组和G4组较G2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G4组较G3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2组、G3组、G4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较G1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3组和G4组较G2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4组较G3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2组空腹胰岛素较G1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3组和G4组较G2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4组较G3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3组较G1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4组较G1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G3组、G4组尿白蛋白排泄率较G1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G3组和G4组较G2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G4组较G3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正相关(r=0.657,p<0.01、r=0.755,p<0.01、r=0.538,p<0.01、r=0.629,p<0.01、r=0.622,p<0.01、r=0.313,p<0.05、),与甘油三酯呈负相关(r=-0.213,p<0.05),与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年龄和病程无显著相关性。血清脂联素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成正相关(r=0.649,p<0.01、r=0.672,p<0.01、r=0.724,p<0.01、r=0.367,p<0.01、r=0.485,p<0.01)。与体重指数、空腹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负相关(r=-0.212,p<0.05、r=-0.747,p<0.01、r=-0.625,p<0.01)。与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相关性。5糖尿病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以脂联素为应变量,以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4、年龄、病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肌酐、空腹胰岛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血清脂联素有线性回归关系(决定系数分别为0.058,0.386,0.039)。以视黄醇结合蛋白-4为应变量,以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肌酐、年龄、病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血肌酐是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独立影响因素(决定系数分别为0.032、0.162和0.291)。结论: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和糖尿病晚期肾病组患者中血清脂联素降低,但是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糖尿病并发症的进一步加重,血清脂联素逐渐增加,可能是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在糖尿病组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提示,脂联素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能够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在临床上对低脂联素血症患者使用外源性脂联素或者通过某种方法使机体脂联素表达升高,也许会能成为抑制糖尿病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新方法。具体应用有待于更深一步的探索。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和糖尿病晚期肾病组患者中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显著升高,并且随着糖尿病进展,并发症的加重,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含量明显升高,与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正相关,提示视黄醇结合蛋白-4参与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并且可作为糖尿病肾脏损伤的早期预测因子,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降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有可能成为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一种新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实施冻融胚胎移植(Froze-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的妇女结合其年龄、子宫内膜的准备方法、移植胚胎的数量、质量及激素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对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