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机体抗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功能为主,多数研究显示阿片类药物能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本文旨在探讨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此药物时进行围术期免疫功能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择期肺癌根治术患者24例,ASAⅡ级~Ⅲ级,年龄35~64岁,体重指数<30 kg·m-2。根据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不同随机分为3组:4 ng·ml-1组(Ⅰ组)、6 ng·ml-1组(Ⅱ组)、8 ng·ml-1组(Ⅲ组),每组8例。所有患者均不使用术前用药,入室静卧5 min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和阿托品0.5 mg。常规监测无创动脉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麻醉诱导三组患者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均为3μg·ml-1,同时开启瑞芬太尼及异丙酚靶控输注系统,待病人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 mg·kg-1,3 min后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连接麻醉呼吸机行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PETCO2于30~40 mm Hg(1mm Hg =0.133 kPa)之间。麻醉维持三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维持不变,调节异丙酚靶浓度维持BIS值在45~55之间,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待手术结束缝合皮肤完毕时即刻停止输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所有患者均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药物配制方案为“芬太尼10 ug·kg-1混合氢溴酸高乌甲素20 mg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患者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返回监护病房。在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后1 h(T1)、术毕(T2)、术后24 h(T3)、术后72 h(T4)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1 ml,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百分比;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及IL-4的浓度,并计算其比值。记录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的用量。结果:与T0相比,Ⅰ组患者CD3+ T淋巴细胞在T3降低(P<0.05),Ⅱ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在T2、T3降低(P<0.05),Ⅲ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在T1、T2、T3降低(P<0.05);Ⅲ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在T2降低(P<0.05);Ⅰ组患者CD8+ T淋巴细胞在T1、T3降低(P<0.05),Ⅲ组患者CD8+ T淋巴细胞在T1、T2、T3降低(P<0.01或0.05);Ⅲ组患者NK细胞百分比在T1、T2降低(P<0.05);Ⅰ组患者CD4+/CD8+在T1升高(P<0.05);上述指标三组间无差别(P>0.05).与T0相比,Ⅲ组患者IFN-r浓度在T2降低(P<0.01)且低于Ⅰ、Ⅱ组(P<0.05);Ⅰ组患者IL-4浓度在T1降低(P<0.05);Ⅰ组患者IFN-r/IL-4比值在T3、T4降低(P<0.05),Ⅲ组患者IFN-r/IL-4比值在T2降低(P<0.05)且低于Ⅰ、Ⅱ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根治术的麻醉采用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时,随着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增加,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使Th细胞向Th1分化减少,向Th2分化增多,即“Th1向Th2漂移”,但术后很快恢复;选择合理的镇痛药进行适度地镇痛有利于保护围术期患者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