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牛IFNT蛋白不同亚型的结构差异以及进而导致的功能差异,并研究了TEAD家族及YAP1对IFNT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为完全阐明妊娠识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通过Prosite数据库比对牛IFNT1和1FNTc1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而研究其蛋白的结构差异,发现IFNTc1蛋白存在着一段酪蛋白激酶2(CK2)序列,而其同源基因IFNT1编码的IFNT1蛋白对应位置不具备此序列。为了进一步研究此CK2区域的功能,本研究构建了IFNT1和IFNTc1突变质粒,使IFNT1基因编码的IFNT1蛋白具有CK2区域,并使IFNTc1基因编码的IFNT1蛋白的CK2区域被敲除。试验通过牛IFNT1和IFNTc1基因及其突变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转染,对IFNT1和IFNTc1蛋白进行重组,并使用重组蛋白作用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与妊娠无关的MDBK细胞,并通过PCR分析检测几种经典的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牛IFNT1和IFNTc1蛋白能够直接诱导ISG12、ISG15、Mx1基因在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MDBK细胞中表达;IFNTc1蛋白能够诱导Mx2基因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子宫内膜基质表达。突变的IFNT1基因编码的IFNT1蛋白具备了诱导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表达Mx2的能力,但是,突变的IFNTc1基因编码的IFNTc1蛋白仍具有诱导MX2基因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表达的能力。本研究表明IFNTc1蛋白上的CK2区域对诱导Mx2基因的表达具有直接的作用,但是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PCR分析测定牛胚胎与各器官中TEAD家族和YAP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TEAD2在牛胚胎及各器官表达量极少,甚至不在肝脏和皮肤组织中表达;TEADI、TEAD3、TEAD4和YAP1在牛胚胎及各种器官如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肌肉、皮肤、乳腺、胎盘中都有表达。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检测了牛胚胎附植期前后TEAD家族和YAP1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附植后的牛胚胎中(Day22) TEAD家族和YAP1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
本研究对IFNTc1基因5端上游区域(-1000bp,-631bp,-383bp,-256bp,-210bp,-150bp)进行切除或对已知转录因子AP1、CDX2的结合位点,以及假设的TEAD结合位点分别进行点突变,构建荧光素酶分析报告质粒基因。通过荧光素酶分析,检测TEAD家族和YAP1对IFNTc1基因在JEG3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方式和作用位点。结果表明:TEADI和TEAD3作用于IFNTc1荧光素梅报告质粒时,对IFNTc1基因表达影响不显著;TEAD4作用于5端上游区域为631bp的IFNTc1基因时,能够显著提高IFNTc1基因的表达(P<0.05); YAP1对IFNTc1基因表达具有显著的上调作用(P<0.05),并且这种上调不受到IFNTc1基因5端上游区域切除或已知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点突变的影响;TEAD4与YAP1以及已知的IFNT基因转录调节因子没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本研究首次探讨了牛IFNT基因不同亚型的结构和功能差异,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研究了TEAD家族和YAP1基因在牛胚胎及各脏器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IFNT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反刍动物附植期间IFNT基因的表达、及妊娠建立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