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时空分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tt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区域研究中的最基本地域单元,是一定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国内外区域经济学者和地理学者的研究方向也逐步转向对城市的研究。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是基于城市发展现状的综合实力的客观评价,正确分析发展的优劣势及发展潜力,结合区域实际提出对策,促进各资源城市的经济复苏,克服发展的短板问题,不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区域可持续提出实践性指导,逐渐参与到当今世界城市的国际竞争之中。本文首先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标对34个地级城市竞争力进行整体评价,并基于ArcGIS的空间表达和空间插值法分析了东北地区19个资源型城市(地级市)竞争力的时空分异,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等级变化呈现一定规律,尤以哈长及辽中南地区城市竞争力较强,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四大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且这种等级结构在研究时段内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②从省际角度来看,城市竞争力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且黑龙江省各城市得分值差距较大。③从城市类型来看,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非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明显,而资源型城市发展趋缓、变化平稳。④从资源型城市角度出发,城市竞争力波动下降,但资源的支撑仍使这些城市具有一定的经济势能扩散影响,辽宁省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性较强,吉林省次之,而作为资源大省的黑龙江省资源耗竭明显,城市核心优势不断减弱,大庆虽然自身竞争等级较高,但竞争力降幅明显、城市带动性弱,东北地区经济格局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最后,利用R/S分析方法预测东北地区未来经济增长态势,东北地区在未来15年内的经济增长差异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日趋均衡。
其他文献
以空间分析技术和数学分析为手段的数字土壤制图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数字土壤制图方法。数字土壤制图方法与基于专家经验和手工绘制土壤图的传统制图方法
根据美国威廉·夏伊勒的同名小说  1 当大不列颠空战接近尾声,纳粹德国入侵英国本土的希望惨遭破灭时,希特勒在陆军头目会议上宣布了他入侵苏联的决定。  2 希特勒决定入侵苏联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仇视。早在1924年他口授的《我的奋斗》一书中,就提出要毁灭苏联。  3 8月9日,纳粹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发出代号为“加强东方”的指令。于是西线大批部队秘密向波兰境内集结,准备入侵苏联。  4 194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围绕"十三五"规划提出城镇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城镇化已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回顾我国城镇化和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