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坛海峡赤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赤潮灾害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jia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潮是沿岸水域常见的生态异常现象,为了了解海坛海峡赤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完成对海坛海峡的赤潮灾害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本文基于海坛海峡的生态水文常规调查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和典范对应分析(CCA,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对海坛海峡的赤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又基于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构建了海坛海峡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变异系数法组
其他文献
气溶胶在地球气候系统中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例如黑碳对太阳辐射能有极高的吸收效率,是仅次于CO_2导致全球温度变暖的因素;而硫酸铵和氯化钠等非光吸收气溶胶粒子具有极强的光散射能力,对大气有降温作用。气溶胶粒子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较短,浓度在较短时间内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有较大差异。这会显著改变大气的能量分布,从而深刻地影响天气系统的演化过程。因此无论是在全球、区域、局地尺度上对大气过程
学位
气溶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活化成为云凝结核(CCN),参与成云致雨过程,进而影响全球水循环和辐射平衡。认识和研究大气气溶胶的时空分布、谱分布及理化特性是云降水和区域气候研究中仍需不断完善的科学问题。为了解西北背景天山地区大气气溶胶粒径分布和新粒子生成(NPF)现象、CCN分布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于2019年7月31日-9月9日使用宽范围粒径谱仪和云凝结核计数器观测了中天山草地生态气象监测站的气
学位
沉积在冰川表面的黑碳(BC)将减少积雪的反照率并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从而加速冰雪融化,进而影响区域水循环;而高原上空大气的增温会改变亚洲季风环流,从而影响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形势。以往的研究表明,来自南亚的黑碳是青藏高原黑碳的主要来源,黑碳气溶胶向青藏高原的输送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本文使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
学位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环境领域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电凝并技术是降低细微颗粒物浓度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关于低频脉冲电源作用下颗粒物凝并特性分析的研究报道较多。实验发现在高频交变电场下颗粒物会出现共振凝并富集区,在此区域内凝并效果较好,因此研究高频交变脉冲电场对细微颗粒物的共振凝并特性意义重大。目前常用测试平台无法满足高频共振测试需要,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套空间颗粒物高频共振凝并测控系统。论文首先对颗
学位
学位
地气能量收支平衡、地区和全球辐射强迫效应以及气候变化都与大气气溶胶有着紧密的联系。气溶胶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其不同的光学特性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气溶胶污染物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以及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研究气溶胶特性及其传输机制对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和精细结构的一种有利手段,在污染过程中的气溶胶垂直分布观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获取的大气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和消
学位
盐度胁迫致使多数人工湿地植物对海水养殖尾水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不佳,使得人工湿地技术在海水养殖尾水净化方面的应用受到制约。因此,本研究选取了耐盐本土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通过考察在不同浓度氮、磷元素负荷条件的人工海水水培环境中,
学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几十年来,长三角地区经历了严重的区域颗粒物和光化学烟雾污染问题。由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紧邻,污染物在各城市之间相互输送。本研究使用源导向的化学传输模型,对长三角2018年全年的空气质量进行了模拟,通过追踪长三角内41个城市的排放源,解析出长三角污染物城市间传输的季节特征、不同组分的来源贡献,研究污染物累积贡献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并定量PM_(2.5)和O3区域
学位
人工湿地已被广泛应用于池塘养殖尾水的生态处理和循环利用。池塘养殖尾水经湿地净化处理后进入养殖池塘中循环使用,形成池塘-人工湿地生态循环水养殖系统,是当前池塘绿色养殖模式之一。本研究构建了一组模块化组合湿地和养殖池塘结合,形成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了启动运行阶段人工湿地对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效果、湿地最佳运行参数、湿地内生物膜形成动态过程、池塘水质调控效果、以及人工湿地-池塘面积配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学位
二次有机气溶胶是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且其来源和形成机制十分复杂,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通过液相反应路径生成的气溶胶是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贡献者。已有研究发现生物质燃烧排放物可做为液相二次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但其关键反应参数以及其对颗粒物毒性的影响等认识均存在较大不足。本研究选取了生物质燃烧排放物中的三种酚类物质(即间苯二酚(RES)、4-乙基苯酚(4-EP)和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D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