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眼外肌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病,常由于外伤、代谢性疾病等引起,造成神经、肌肉、血管等的损伤导致一条或多条眼外肌运动受限,往往形成麻痹性斜视,出现复视和代偿头位。眼外肌损伤所引起的这些症状和体征不仅影响患者的形象外观,同时由于复视等亦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急性眼外肌损伤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必要时进行手术矫正斜视和复视,但尚无系统和规范的治疗方式。由于目前对急性眼外肌损伤的研究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制约了对其发生发展、疾病转归、药物及手术治疗等的研究。在我们前期的兔眼眼外肌损伤模型的研究中,尝试使用钳夹法制备急性眼外肌损伤的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供急性眼外肌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010 WOC, Berlin)。但兔眼模型尚存在不足,如使用钳夹时间来控制损伤程度类似于缺血再灌注损伤而不完全符合外伤性急性损伤、无法进行眼位的观察等,不能满足急性眼外肌损伤的发病机制、功能改变和药物防治的深入研究。猫是额面化的动物,双眼的联合视野与人类接近,能够进行眼位的观察。因此,本研究拟在原有眼外肌损伤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钳夹法进行猫急性眼外肌损伤模型的制备,以期能够更好地反映和评价眼外肌损伤,为研究眼外肌损伤的发病机制和药物防治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目的:利用钳夹法制备猫急性眼外肌损伤模型,为急性眼外肌损伤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模型。方法:家猫72只,随机分为A、B、C、D、E、F六组,每组12只,以30 mg/kg体重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溶液麻醉动物后,通过实施手术的方法分离出左眼外直肌,然后用12.5 cm直型细针(小血管)持针器直视下分别以2 kg(A、D组)、4 kg(B、E组)、6 kg(C、F组)大小的钳夹力钳夹猫左眼外直肌造成损伤,右眼不做处理作为对照。每组的6只猫分别于术后第4 d(A、B、C组)及第7 d(D、E、F组)利用眼底血管造影仪拍摄猫双眼眼底像,通过投射法测量猫眼眼位斜视度的方法以观测眼位;测量眼位之后,分别于第4 d(A、B、C组)、第7 d(D、E、F组)将猫处死,取双眼外直肌标本进行HE染色、电镜切片以观察肌肉损伤后的病理变化,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肌球蛋白重链(MH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每组的其余6只猫分别于第4 d(A、B、C组)、第7 d(D、E、F组)在活体上分离出外直肌,连接于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设定起始刺激强度为0 V,频率100 Hz,刺激次数100次,增量为0.05 V及0.5 V,双眼分别测定,比较眼外肌损伤后肌力的改变。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实验组猫外直肌损伤的HE染色病理切片,可观察到较正常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纤维断裂、坏死和肌浆溶解,损伤后4 d主要表现为炎性浸润、出血水肿及变性坏死等;损伤后7 d主要表现为水肿减轻,纤维组织增生;钳夹力为2 kg、4 kg、6 kg所造成的肌肉损伤分别符合肌肉损伤Ⅱ度中轻度、中度、重度损伤标准。电镜观察下,主要表现为肌浆网扩张,肌小节模糊、连接断裂,Z线、H带及明暗带结构破裂、杂乱,肌丝排列紊乱,线粒体增生、空泡样改变等。PCNA及MHC免疫组化染色可证实损伤区的肌纤维增殖,在高倍镜下进行PCNA阳性细胞核计数,损伤各组的阳性细胞核比例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其平均阳性率约为17.83%;损伤后各组猫的外直肌表现出对电刺激阈值的升高,同时较对侧外直肌肌力明显下降;第4 d,A组(557.333±206.507 mg)与B组(283.167±91.777 mg)、C组(169.167±60.261 mg)的肌力之间有差别(F=12.559,P<0.05);而第7 d,D组(360.833±113.118 mg)、E组(392.667±154.859 mg)、F组(536±311.995 mg)三组间的肌力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1.169,P>0.05);钳夹伤后第4、7 d各实验组猫的眼位观测均提示眼位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向内偏斜,分别为A组(13.3°±5.785°)、B组(23.3°±4.476°)、C组(16.7°±9.973°)、D组(11.3°±4.885°)、E组(15.0°±5.745°)、F组(15.2°±4.535°),但除A组与B、C组之间有差别(F=3.015,P<0.05)外,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1.006,P>0.05)。结论:钳夹法可制备出猫急性眼外肌损伤模型,并可以按照需要制作不同的病理损伤分级,为进一步研究眼外肌损伤的病理变化、疾病转归、药物治疗等提供了稳定的模型。创新点1、首次采用钳夹法制作出猫急性眼外肌损伤模型,并进行了眼外肌损伤的病理分级,为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和药物治疗等研究提供了稳定和可重复的实验模型。2、采用了改良的猫活体眼位观察方法,应用于猫急性眼外肌损伤模型,能够为更好地评价急性眼外肌损伤眼位的变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