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研究胃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探讨影响胃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选择合理的预防措施,为胃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预防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通过收集1963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172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心肺疾病史、糖尿病史、腹部手术史、术前营养状况(贫血和低蛋白)、手术性质、手术方式、联合脏器、术中术后输血量、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侵润深度、术后TNM分期、吻合方式、开胸与开腹等18项相关因素,建立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胃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应用SPSS17.0程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和统计分析,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中经手术治疗的11727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有783例,发生率为6.68%。2本研究783例胃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发生出血的患者105例,发生率为0.90%,切口并发症的患者72例,发生率为0.61%,肺部并发症99例,发生率为0.84%,消化道梗阻的患者208例,发生率为1.77%,消化道瘘的患者172例,发生率为1.47%,胸腔积液的患者162例,发生率为1.38%,静脉血栓的患者12例,心脏并发症的患者12例,MODS的患者3例,胃排空障碍的患者3例。3术后出血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不同肿瘤部位(χ2=18.954,P=0.001)、不同肿瘤大小(χ2=4.981,P=0.026)、开胸或开腹手术(χ2=5.883,P=0.016)、不同吻合方式(χ2=19.601,P=0.000)、不同手术方式(χ2=27.129,P=0.000)间术后出血发生概率具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χ2=0.142,P=0.707)、年龄(χ2=0.807,P=0.369)、术前低蛋白(χ2=0.009,P=0.924)、心肺疾病史(χ2=0.307,P=0.579)、腹部手术史(χ2=0.494,P=0.482)、术前贫血(χ2=4.162,P=0.125)、TNM分期(χ2=4.677,P=0.322)、肿瘤侵润深度(χ2=8.493,P=0.131)、淋巴结转移(χ2=0.349,P=0.555)、手术是否为根治(χ2=0.494,P=0.482)、有无联合脏器切除(χ2=0.076,P=0.782)等因素间术后出血发生概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经检验发现,手工吻合(OR=1.658)、肿瘤直径≥5cm(OR=1.537)、全胃切除(OR=1.276)可以显著增加术后出血的发生率。4切口并发症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在不同年龄(χ2=9.585,P=0.002)、是否既往存在心肺疾病史(χ2=12.677,P=0.000)、是否合并糖尿病病史(χ2=6.907,P=0.009)、淋巴结转移(χ2=28.655,P=0.000)、开胸或开腹手术(χ2=4.552,P=0.033)、有无联合脏器切除(χ2=6.642,P=0.010)等因素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在不同性别(χ2=0.2.155,P=0.142)、术前低蛋白(χ2=0.017,P=0.895)、腹部手术史(χ2=0.251,P=0.617)、术前贫血(χ2=3.462,P=0.177)、TNM分期(χ2=7.877,P=0.096)、肿瘤侵润深度(χ2=5.033,P=0.412)、肿瘤部位(χ2=6.556,P=0.161)、肿瘤大小(χ2=0.119,P=0.730)、手术是否为根治(χ2=0.526,P=0.468)、手术方式(χ2=5.617,P=0.230)等因素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经检验发现,心肺疾病史(OR=2.402)、术中联合脏器切除(OR=1.936)、糖尿病史(OR=2.148)、开腹(OR=1.702)可显著增加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5肺部并发症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肺部并发症在不同年龄(χ2=20.326,P=0.000)、既往心肺疾病史(χ2=4.987,P=0.026)、是否存在术前贫血(χ2=6.588,P=0.037)、不同TNM分期(χ2=16.528,P=0.002)、不同肿瘤部位(χ2=35.372,P=0.001)、不同手术方式(χ2=19.611,P=0.001)、不同吻合方式(χ2=9.304,P=0.010)等因素间的发生概率不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肺部并发症与不同性别(χ2=0.092,P=0.762)、术前低蛋白(χ2=0.752,P=0.386)、腹部手术史(χ2=0.097,P=0.756)、吸烟史(χ2=1.614,P=0.204)、肿瘤侵润深度(χ2=5.483,P=0.360)、肿瘤大小(χ2=1.232,P=0.167)、淋巴结转移(χ2=0.197,P=0.658)、手术是否为根治(χ2=0.538,P=0.463)、开胸或开腹手术(χ2=0.300,P=0.584)、有无联合脏器切除(χ2=2.050,P=0.152)、术中术后输血量(χ2=0.071,P=0.788)等因素间发生概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经检验发现,有心肺疾病史(OR=1.536)、术前贫血(OR=1.245)与TNM分期(IV期)(OR=1.311)可显著增加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6消化道梗阻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χ2分析发现,消化道梗阻的发生率与腹部手术史(χ2=36.425,P=0.000)、不同肿瘤部位(χ2=56.558, P=0.000)、开胸或开腹手术(χ2=79.184,P=0.000)、有无联合脏器切除(χ2=5.398,P=0.020)、不同手术方式(χ2=81.781,P=0.000)、吻合方式(χ2=60.911,P=0.000)、术中是否使用防粘连剂(χ2=16.115,P=0.000)等因素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消化道梗阻发生概率在不同性别(χ2=1.281,P=0.258)、年龄(χ2=3.022,P=0.082)、术前低蛋白(χ2=2.811,P=0.094)、心肺疾病史(χ2=0.004,P=0.952)、术前贫血(χ2=0.397,P=0.820)、糖尿病史(χ2=0.891,P=0.345)、TNM分期(χ2=9.279,P=0.054)、肿瘤侵润深度(χ2=9.771,P=0.082)、肿瘤大小(χ2=1.664,P=0.197)、淋巴结转移(χ2=0.360,P=0.548)、手术是否为根治(χ2=0.017,P=0.895)等因素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经检验发现,有腹部手术史(OR=2.054)、开腹(OR=4.455)、手工吻合(OR=1.214)及全胃切除(OR=1.136)可显著增加消化道梗阻的发生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7消化道瘘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单因素分析发现,消化道瘘的发病率与年龄(χ2=5.061,P=0.024)、术前贫血(χ2=9.252,P=0.010)、糖尿病史(χ2=9.211,P=0.002)、TNM分期(χ2=17.981,P=0.001)、肿瘤侵润深度(χ2=24.726,P=0.000)、肿瘤部位(χ2=27.915,P=0.000)、肿瘤大小(χ2=10.945,P=0.001)、开胸或开腹手术(χ2=5.460,P=0.019)、有无联合脏器切除(χ2=69.378,P=0.000)、手术方式(χ2=72.759,P=0.000)、吻合方式(χ2=27.285,P=0.000)、术中术后输血量(χ2=13.626,P=0.000)等因素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χ2=3.161,P=0.075)、术前低蛋白(χ2=1.636,P=0.201)、心肺疾病史(χ2=3.002,P=0.083)、腹部手术史(χ2=0.005,P=0.946)、淋巴结转移(χ2=1.033,P=0.309)、手术是否为根治(χ2=1.365,P=0.243)等因素对术后消化道瘘发生率未见明显影响。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经检验发现,有糖尿病史(OR=2.096)、术前贫血(OR=1.181)、联合脏器切除(OR=2.752)、术中术后输血量>400ml (OR=1.853)、侵及网膜(OR=1.192)、手工吻合(OR=1.902)及肿瘤直径≥5cm(OR=1.433)可显著增加消化道瘘的发生率。8胸腔积液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单因素分析发现,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受术前贫血(χ2=12.616,P=0.002)、TNM分期(χ2=14.130,P=0.007)、肿瘤侵润深度(χ2=24.173,P=0.000)、肿瘤部位(χ2=44.898,P=0.000)、肿瘤大小(χ2=16.589,P=0.000)、开胸或开腹手术(χ2=16.404,P=0.000)、有无联合脏器切除(χ2=20.813,P=0.000)、手术方式(χ2=66.198,P=0.000)、术中术后输血量(χ2=16.601,P=0.000)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χ2=0.209,P=0.647)、年龄(χ2=1.432,P=0.231)、术前低蛋白(χ2=2.053,P=0.152)、心肺疾病史(χ2=2.066,P=0.151)、腹部手术史(χ2=0.081,P=0.776)、糖尿病史(χ2=0.179,P=0.451)、淋巴结转移(χ2=0.003,P=0.958)、手术是否为根治(χ2=1.253,P=0.263)、吻合方式(χ2=2.736,P=0.255)等因素对术后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经检验发现,联合脏器切除(OR=2.418)、术中术后输血量>400ml(OR=1.459)、TNM分期为IV期(OR=1.265)、术前贫血(OR=1.303)、肿瘤直径≥5cm(OR=1.530)可显著增加胸腔积液的发生率。9不同手术年份术后并发生的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61,P=0.000)。结论:1本研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783例,发生率为6.68%。2本研究783例并发症患者中,术后发生出血的患者105例,发生率为0.90%,切口并发症的患者72例,发生率为0.61%,肺部并发症99例,发生率为0.84%,消化道梗阻的患者208例,发生率为1.77%,消化道瘘的患者172例,发生率为1.47%,胸腔积液的患者162例,发生率为1.38%,静脉血栓的患者12例,心脏并发症的患者12例,MODS的患者3例,胃排空障碍的患者3例。3术后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开胸或开腹、肿瘤部位、吻合方式、手术方式及肿瘤大小,其中手工吻合、肿瘤直径≥5cm、全胃切除可以显著增加术后出血的发生率。4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年龄、心肺疾病史、糖尿病史、联合脏器、开胸与开腹及淋巴结转移,其中有心肺疾病史、术中联合脏器切除、糖尿病史、开腹可显著增加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5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年龄、心肺疾病史、手术方式、肿瘤部位、TNM分期、贫血、吻合方式,其中有心肺疾病史、术前贫血与TNM分期(IV期)可显著增加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6术后发生消化道梗阻的危险因素:腹部手术史、联合脏器、防粘连剂、肿瘤部位、开胸与开腹、吻合方式、手术方式,其中有腹部手术史、开腹、手工吻合及全胃切除可显著增加消化道梗阻的发生率。7术后发生消化道瘘的危险因素:年龄、糖尿病史、手术方式、联合脏器、术中术后输血量、肿瘤部位、侵润深度、TNM分期、贫血、开胸与开腹、吻合方式及肿瘤大小,其中有糖尿病史、术前贫血、联合脏器切除、术中术后输血量>400ml、侵及网膜、手工吻合及肿瘤直径≥5cm可显著增加消化道瘘的发生率。8术后发生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手术方式、联合脏器、术中术后输血量、肿瘤部位、侵润深度、TNM分期、贫血、开胸与开腹及肿瘤大小,其中联合脏器切除、术中术后输血量>400ml、TNM分期为IV期、术前贫血、肿瘤直径≥5cm可显著增加胸腔积液的发生率。9本研究统计了近50年于本院治疗的胃癌患者,以每10年为一阶段统计分析各时间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随着时间呈增长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