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如何有效地贯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每一个学生收益?这些都是我们现今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本文中作者在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研究自我决定理论的不是很多,而运用自我决定理论研究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几乎没有,这是本文的创新也是难点。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阐述论文的提出、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现状等;第二章对自我决定理论的概念、内容和研究主题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将自我决定理论从具体到当前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三章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主要针对问卷的编制,信效度以及测量结果等进行分析。第四章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学习动机机制研究,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最后第五章是对研究的总结和展望,希望能够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一点设想。本研究的观点和结论有:(1)高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动机缺乏。(2)低需要感也是信息技术学习动机缺乏原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习者中,缺乏动机的学生缺少归属感。(3)证明了习得无助感是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缺乏动机的原因。(4)对于不喜欢信息技术课中竞赛形式的学习者中,普遍发现他们有较高的比赛焦虑。(5)教学形式不得当是缺乏动机原因的一个重要因素。(6)学校的计算机的性能不高,速度较慢、网络连接不畅等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7)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去逃避信息技术课,即使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调查中显示喜欢上信息技术课,那是由于他们把信息技术课当做放松的活动,课堂上他们多数都进行娱乐活动,与教学本身无关。(8)在信息技术课中,学习者在不愿意参加的活动或者不愿意学习的操作中,通常会有被动的或消极态度,这主要是低投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