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冷战因素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64740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印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双方存在着一条千百年来的传统习惯线。1962年10月20日,在中印边界地区爆发了一场短时间的军事冲突,虽然仅持续了十几天的时间,但却对中印关系产生重要影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尼赫鲁积极发展印度同中国的关系,“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的口号深入人心。然而,1959年西藏叛乱以及中印边界争端使中印关系不断恶化,最终于1962年10月中印边界冲突爆发。1949年—1962年中印边界问题的发展与演变受到美、苏等国冷战战略的影响。冷战时期,美苏南亚战略的调整,引起中、苏、印、巴、美之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中、印两国对边界问题的决策。本文以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为主线索,研究中印边界冲突的爆发很大程度受到国际冷战环境的影响。文章分引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四部分。正文包括三部分,分别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前、冲突的爆发和冲突的结束三个时期的冷战因素进行专门的论述。第一部分,对1949年—1959年中印友好关系时期影响中印边界问题的冷战因素加以研究。第二部分,重点论述影响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的冷战因素。1959年西藏叛乱使中印关系不断恶化,最终于1962年10月爆发边界冲突,中印边界问题的升温受到冷战环境的影响。第三部分,中国取得第二次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并于11月21日单方面宣布停火,印度被迫接受停火要求。此时,美苏对边界冲突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印两国做出停火决定。文章认为,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印度继承英国曾在此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但同时还受到当时国际冷战形势的影响。
其他文献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的教学形式、通过合作的方式促进学习的策略体系,是目前很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既有实效又有创意的教学策略。目前,合作学习成为
<正>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经历的城镇化其实都是单向城镇化,也就是农村的人口单向地转移到城市里来,这种城镇化的规模有去无回的城镇化的模式是没有弹性的,所以中国在创新驱动的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自身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发展印记。在我国传统社会中,男女性的社会地位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我国一些汉字中就可以反映出性别歧视问题
由IETM驱动的诊断设备已成为装备现场维修的主要工具,针对S1000D规范下的IETM在故障诊断系统的实现技术问题,给出了基于IETM的装备故障诊断系统体系;同时,进行了基于S1000D的
在某型自动测试设备上,针对多路电源供电控制及其电路监测的实际功能需求,设计了基于DSP的电源监控单元;以DSP芯片为采集控制单元,采用主板、子板分层式结构,设计了RS422通信
具体 数学概念的公理化倾向,符号化特点与演算化趋势,论述了数学2概念思维运动的形式化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抽象定义的直观解释,无限对象的结构表示和模式概念的能行构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和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与生命。宫颈癌也是迄今病因最为明确的肿瘤,业已确认,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
如果要给中国当今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找注脚的话,改革肯定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就农业农村而言,同样如此。某种意义上,不断地推进改革,就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奥秘所
近年来,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文章试从农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经营风险和分配关系的影响出发,评价它的作用和意义,阐述
大数据为语言研究带来了大量新型自然语料,但这些基于网络的非结构电子数据对于语料库研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通过梳理语料库研制基本步骤,回顾现有研制软件和引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