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煤矿巷道埋深较大时,其所处区域的地质环境复杂,且存在明显的地应力,巷道极易发生底鼓破坏,解决巷道底鼓问题是保证煤炭地下开采安全和高效的关键。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4113、52074116),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构建了考虑底鼓的巷道破坏模式,并将地应力作为附加荷载引入到计算中,推导了巷道极限围岩压力的解析表达式。以该破坏模式为基础,引入非线性Hoek-Brown破坏准则,研究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煤矿巷道埋深较大时,其所处区域的地质环境复杂,且存在明显的地应力,巷道极易发生底鼓破坏,解决巷道底鼓问题是保证煤炭地下开采安全和高效的关键。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4113、52074116),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构建了考虑底鼓的巷道破坏模式,并将地应力作为附加荷载引入到计算中,推导了巷道极限围岩压力的解析表达式。以该破坏模式为基础,引入非线性Hoek-Brown破坏准则,研究了主要参数对巷道极限围岩压力以及潜在破坏面的影响规律。根据可靠度理论,考虑参数的随机性和离散型,建立了巷道结构体系的可靠度模型,利用响应面法、宽界限法和窄界限法求解了失效概率和可靠指标。并引进容许失效概率以及目标可靠指标,得到了随机变量参数不同均值及变异系数下巷道支护设计所需的合理安全系数范围和合理支护力范围,为今后类似巷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建立了由“向下滑落的楔形塌落体+侧边的四边形刚体滑块+底部的三角形块体”构成的考虑底鼓的巷道破坏模式,根据虚功率原理推导了极限围岩压力的表达式。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破坏模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破坏模式是合理的。(2)采用本文构建的考虑底鼓的巷道破坏模式,基于非线性Hoek-Brown破坏准则分析了典型影响参数下巷道极限围岩压力以及潜在破坏面的变化规律。(3)根据可靠度理论,分别建立了巷道结构体系的单一失效模式、多失效模式可靠度模型,并利用响应面法、宽界限法和窄界限法求解失效概率和可靠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可靠度模型及可靠度方法的优缺点。(4)基于多失效模式相关的窄界限法,分析了随机变量参数不同均值及变异系数对可靠度的影响,并在引进容许失效概率以及目标可靠指标的情况下,得到了巷道支护设计所需的合理安全系数范围和合理支护力范围。(5)结合煤矿巷道实际工程,将理论计算结果分别与实测数据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对比,既证明了本文破坏模式的合理性以及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也证明了本文理论计算结果的经济性。
其他文献
基于序列图像的三维重建通过选取合适的特征检测和匹配方法,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并构建三维几何场景,力求从二维图像信息中恢复目标的三维空间位置。近年来,对于三维重建的研究如火如荼,尤其是无人机新型化测绘装备的出现加速了三维重建技术的研究进程。三维重建在智慧城市、智能测图、应急救灾、电力线巡检、数字孪生、智能驾驶以及文物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针对三维重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压力日渐增大,为了解决交通出行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迅速脱颖而出。地铁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方式中的主力军,而火灾是威胁地铁安全运行最大的因素之一,为了给人员疏散提供有利条件,必须开启通风排烟系统。本文运用模型实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风机组合情况下隧道通风排烟流场进行研究,筛选最佳风机组合通风排烟系统,研究成果对于地铁长大区间隧道通风排烟系统设计及人员疏散具有重大意
中巴经济走廊及周边冰川区表碛覆盖型冰川分布广泛,其典型特征是冰川消融区覆盖了一层厚度不一的表碛。与裸冰或雪相比,表碛覆盖层由于其物理性质的差异,具有独特的热力过程,从而导致其下覆冰川的消融过程不同。本文主要基于ASTER数据反演的表碛热阻系数分析表碛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趋势,同时应用基于能量平衡过程的表碛覆盖消融模型综合评估表碛分布对冰川消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表碛热阻系数随海拔高度
煤矿井下粉尘防治一直是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难题。高浓度粉尘不仅影响矿井工人的工作视线、污染作业环境,而且容易引起尘肺病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甚至具有一定的爆炸性,对矿井下的生产工作带来巨大安全隐患。我国煤矿井下主要采用喷雾降尘技术对粉尘进行防治,从降尘效率来讲,传统的喷雾降尘效率一般在60%左右,尤其对于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通常不到30%。为了提高常规的喷雾降尘效果,尤其是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果,本
城市群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新单元,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中城市群空间范围的识别是研究城市群问题的基础。从发展的眼光看城市群空间范围是指在一个城市群的发展形成过程中受到经济发展和交通联系等因素驱动而形成的空间自组织区域,亦或者是在核心城市辐射集聚能力影响范围内的区域。只有合理地划分出城市群的空间范围,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能够促进城群内部各个子城市资源有力整合。
变形预报是变形监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对变形数据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变形体的未来变形值进行合理预测。这对于安全施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建模首先要对变形数据进行差分处理使其平稳化。随着研究深入,发现差分处理造成时间序列趋势项信息浪费,且预测精度随期数增加而降低;传统时间序列模型主要应用于单点建模,即只考虑时间域上序列值之间的相关性,而没有考虑在空间域
亚洲高山区位于亚洲中部,是以青藏高原为核心及周边部分山系的亚洲高海拔区域,拥有除两极之外最丰富的冰雪储存量,是许多国际性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开展亚洲高山区积雪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可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区域水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是一致的。本文以亚洲高山区为研究区,以逐日MODIS积雪产品、SRT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以及ERA5气象再分析资料等作为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通过事件链的形式进行事态的扩大,使其影响及需防范的范围都大大超出直接受灾地区,对城镇公共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阻碍了城镇经济发展,科学、客观地掌握城镇自然灾害带来的各种突发事件状况,特别是对事件链之间时空演化规律和变化趋势分析以及对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是解决城镇公共安全防控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服务于社会群体以及城镇公共安全规划建设和应急管理的基础。由于当前对
冰川退缩是山区水文和地貌发展变化的一个强有力的驱动因素,它带来了多种风险,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新的选择。在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山脉,目前的冰川损失率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研究,但相关的未来冰川消失和形成冰湖的面积和体积的程度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探讨。本研究结合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山脉当前(1990-2018)和未来(2050/2100)的冰湖接触型冰川和冰湖发展分析。研究区冰川总面积(体积)从2005年的542
研学实践课程是一种实现素质教育的新型方式,自这个概念被提出就受到社会众多学者的研讨。高中地理课程与研学课程的契合度最高,是当下主要的研究趋势,地理研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了地理教学方式来辅助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地理研学实践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质量,故如何客观全面地对课程进行评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研学课程的评价研究有助于推动地理研学的课程化进程,使研学成为落实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