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我国,乳腺癌是女性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发病率居城乡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且我国居民的癌症发病率在近十几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最新统计分析的河北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报告中,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的是乳腺癌。虽然乳腺癌可通过术前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降低临床分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对于乳腺癌预后的指标无明确标准。在许多实体肿瘤中,系统性炎症反应均被发现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炎症与多种肿瘤的发生、转移以及预后关系密切。目前评估炎症的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等。NLR作为炎症指标,在多种癌症中已经证实具有预测肿瘤患者预后的作用。故而本研究旨在探讨NLR与乳腺癌临床各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经过病理学确诊的初治乳腺癌患者263例,均为女性,年龄在25-78岁。统计患者治疗前血常规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史、病理类型、原发肿瘤(T)、区域淋巴结(N)、远处转移(M)、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分子亚型、治疗方法。通过ROC曲线,兼顾敏感性及特异性确定NLR截点(NLR=2.08),分为高NLR组(NLR>2.08)和低NLR组(NLR<2.08)。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计算5年生存率,讨论NLR和乳腺癌临床各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对年龄、肿瘤史、月经状态、病理类型、原发肿瘤(T)、区域淋巴结(N)、远处转移(M)、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分子分型、治疗方法等因素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分期及治疗前白细胞计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中263例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80.23%,其中NLR>2.08组65.00%,NLR<2.08组8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中高NLR和低NL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uminal A型、三阴型中高NLR和低NL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单因素分析中,NLR值、原发肿瘤(T)、区域淋巴结(N)、临床分期、分子亚型和雌激素受体(ER)对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NLR值、临床分期和分子亚型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NLR>2.08乳腺癌患者较NLR<2.08患者预后差。2.NLR值、临床分期和分子亚型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