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瘟病是水稻上重要的病害,每年对水稻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稻瘟灵是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用于防治稻瘟病的常用杀菌剂,它主要通过抑制甲基转移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磷脂酰胆碱合成前的转甲基作用,影响磷脂类的生物合成。目前从大田中分离到的稻瘟病菌对稻瘟灵大都属于敏感或抵抗型,但是在实验室内,利用药剂筛选的方法,却很容易得到抗药性菌株。基于此,我们从基因序列水平和转录水平上对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间的差异进行研究,寻找与抗药性相关的基因,为稻瘟病菌对稻瘟灵抗性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本文利用药剂筛选的方法,得到了3个稻瘟灵中抗型的菌株H08-1a_mut、 H08-1c_mut和H08-6c_mut,并对它们的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个抗性菌株在以上生物学性状上与其对应的野生型菌株并无差异,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同时,我们还对从田间分离的400多株稻瘟菌菌株进行了抗性检测,并未检测到明显的稻瘟灵抗性菌株。RAPD和ISSR分子标记常用于各种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中,也采用此技术在DNA水平上对抗性菌株及其敏感亲本菌株进行多态性分析,虽然发现数个引物能扩增出多态性条带,但对这些多态性条带对应的区域进行测序后,发现抗性及敏感菌株在引物结合位点上并无变化。将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用稻瘟灵处理后,比较它们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差异,发现共有755个基因差异表达,在H08-1a_mut中找到了142个上调表达,613个下调表达的基因。将这些基因在功能上分类,发些这755个基因只有23个基因功能已知,即参与已知的生化过程,其余基因功能均未知。其中MGG09793基因的转录水平差异最明显。构建敲除载体,将H08-1a_mut和H08-1a中的MGG09793基因进行敲除,得到敲除转化子后,测定它们对稻瘟灵的敏感性、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发现它们与出发菌株在这些性状上没有明显差异,说明MGG09793并不是稻瘟灵抗药性产生的靶标基因,可能它只是与稻瘟灵代谢相关的基因。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稻瘟灵抗药性产生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可参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