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信道特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ok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面向未来社会的新业务、新场景、新需求的不断涌现,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启动新一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工作。目前,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太赫兹通信、超密集组网等候选技术,实质仍是以更多天线、更高频谱、更密基站等“以规模换效益”的传统思路来满足未来需求,技术挑战性极高且面临着高成本和高能耗的问题,急需引入变革性技术,打破移动通信系统演进的固有思维范式。针对上述挑战,本论文将具有低成本、低能耗、高可靠等优势的智能超表面(RIS,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技术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利用其灵活调控电磁波的能力和多域编码功能,开展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信道特性研究。首先,面向智能超表面这一新兴无线硬件范式,聚焦其基本原理与编码功能,为研究智能超表面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打下坚实基础。在介绍智能超表面的可编程电磁特性设计方法和数字化表征方式后,围绕智能超表面的多域编码功能,从空域编码、时域编码和空时编码这三方面,阐明其灵活调控无线信号的强大能力。通过加载空域编码序列、时域编码序列和空时编码矩阵,智能超表面可对反射/透射无线信号进行方向图综合、波束成形、频谱调控、高效频率转换和空时频多域联合调控等功能,为后续研究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新型无线通信系统提供技术支撑。其次,面向新型单通道发射机架构,设计并实现基于智能超表面发射机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Single-Input Single-Output)无线通信系统。针对传统发射机架构应用于未来无线通信系统所面临的高硬件复杂度和高能耗的问题,利用智能超表面对无线信号灵活调控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新型发射机架构,实现数字信息向射频载波的直接加载与调制。根据智能超表面的时域编码调相机理,从基于智能超表面的发射机设计、无线帧结构设计和接收机设计三方面,构建基于智能超表面发射机的SISO相移键控无线通信原型系统并进行空口传输实验,测量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智能超表面发射机能够实现与传统发射机相当的误比特率性能。随后,面向新型多通道发射机架构,设计并实现基于智能超表面发射机的MIMO无线通信系统。利用智能超表面的空域编码功能,将智能超表面单通道发射机扩展为多通道发射机,多路比特流被分别映射为智能超表面不同电磁单元的编码序列,实现多路数字信息向射频载波的直接加载与调制。在智能超表面的相位相关幅度特性和相位调控离散量化特性的约束下,推导基于智能超表面发射机的MIMO传输系统模型,并设计基于智能超表面的高阶调制方案。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智能超表面发射机的MIMO无线通信原型系统,验证所设计的新型硬件架构和传输方案的有效性。接着,面向智能超表面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提出其自由空间路径损耗模型并完成测量验证。建立智能超表面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自由空间路径损耗通用模型,给出路径损耗与发射机/接收机至智能超表面中心距离、电磁单元几何尺寸、电磁单元数量以及辐射方向图之间的闭式关系。推导典型场景下智能超表面自由空间路径损耗特例模型,在智能超表面远场波束成形场景下,揭示其路径损耗与两段传输距离乘积平方成正比,与智能超表面总面积平方成反比。在智能超表面近场广播场景下,揭示其路径损耗与两段传输距离和的平方成正比,与智能超表面总面积无关。完成智能超表面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路径损耗测量实验,不同频段和不同场景下的实测数据均验证了所提出的路径损耗模型。然后,面向智能超表面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探明其信道互易性特征。根据材料电磁张量恒等式与电磁互易性的关系,讨论智能超表面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互易性,指出常规设计和制造的智能超表面辅助的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无线通信系统依然具有信道互易性。设计用于测量智能超表面信道互易性的实验系统,使用两个常规且典型的智能超表面在不同配置下进行测量,验证其信道互易性。介绍三种实现非互易智能超表面从而打破信道互易性的方法,揭示使用非互易智能超表面可以人为构造非互易的TDD无线信道。最后,面向智能超表面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并实现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感知定位功能。针对智能超表面只能被动反射而不能主动接收无线信号的硬件局限,设计其对反射信号进行调控的空时编码序列,将智能超表面的空域维度信息变换至频域,通过在接入点分析智能超表面反射来的频域信号,提出一种高效解析用户发射信号至智能超表面到达角的方法,根据几何关系进一步估计出用户位置。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感知定位原型系统,验证所设计的新型感知定位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达到厘米级定位精度。
其他文献
生物质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可再生资源,储存的能量丰富,是一种碳中性燃料。生物质化学链气化技术是一种高效清洁利用生物质能源的新型气化技术,其通过利用载氧体中的晶格氧,完成生物质原料的部分氧化,可见载氧体是整个过程的关键。铁基钙钛矿载氧体由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催化活性以及灵活可调的晶体结构,在生物质气化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优化了铁基钙钛矿载氧体的传统制备方法,系统研究了基于铁基钙钛矿载氧体的
学位
开发并推行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耦合钙循环、化学链燃烧以及CO2甲烷干重整反应,构建了新型钙循环耦合CO2甲烷干重整技术系统,分别利用钙循环技术捕集烟气中的CO2、化学链燃烧提供煅烧钙基吸收剂所需的热量以及CO2甲烷干重整反应转化所捕集到的CO2,可实现CO2捕集与利用的一体化。钙基吸收剂、钙铜复合吸收剂和Ni基催化剂是新型钙循环耦合CO2甲烷干重整技
学位
近几年,用户对无线网络的服务需求从连接中心化向内容中心化转变。内容中心化网络的特点是多个用户需要共享相同的信息。而无线组播传输方式可以在一个时频资源内,同时满足多个用户对相同数据的需求,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内容中心化无线网络的频谱资源利用效率。但是,无线组播容量的大小只取决于信道条件最差的用户。所以,如果一个用户的信道条件变得很差,那么整个组播系统的性能都会显著降低。而智能反射面作为一种低功耗、低成本
学位
第一部分神经导航重复经颅磁刺激精准靶向视觉皮层快速抗抑郁效应研究背景: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在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个体差异较大,神经导航有助于rTMS精准定位并提高其抗抑郁疗效。视觉皮层(visual cortex,VC)参与了MDD病理生理
学位
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下,教师培训亟待适应形势转型发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模式以教师工作坊为切入点,以群体动力学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理论研究基础,进行研究方案设计,提出营造合作氛围,促进协同发展;设计科学主题,促进有效对话;给予情感支持,促进深度学习;规划参与规模,提高指导效力四个方面的提升教师工作坊研修效果途径,旨在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强岗位胜任力。
期刊
建筑的可持续性评估是建筑学专业的研究主题之一,如何全方位地考量建筑可持续性是本领域的重大挑战。传统的评价方法侧重点各异,无法综合评估建筑的可持续性效果,如:有效能法、能耗分析法、碳排放法等。与之相比,能值理论是属于生态学范畴的综合评估方法,可以实现能源、资源、经济、排放、人工、交通等各类因素在目标建筑上的定量计算和综合评估。从评估完整度的角度考量,能值理论优于传统的评估方法。因此,本文将能值理论应
学位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大量消耗,但化石能源仍在目前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化石能源需要在严苛的条件中历经千万年才能形成,消耗后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而且化石能源的快速消耗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太阳能作为地球上能源的重要形式,如何将其高效转化为高品质、可使用的能源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光催化技术是以半导体光催化剂为媒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或用以驱动需消耗能量的化学反应过程的新兴技术,如光催化C
学位
人脸复原是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个典型的病态问题。人脸图像成像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可抗的因素,如:相机抖动、人体运动、光照变化、拍摄距离等,使得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质量较差,影响视觉感官以及后续的计算机视觉任务的精度。因此,采用人脸复原方法从质量较差的人脸图像中复原出清晰、高质量的人脸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当前趋势下,人脸复原受到了国际学术界和商业界的极大关注,相关成果被应用于交通监管、公安执法、信
学位
为了指导家用电器用电线电缆的设计选型,本文以家电安全标准的要求为出发点,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分析研究了家用电器电线电缆的型号和截面积选取要求,还研究了直流电器用电线电缆额定电压的选型。
期刊
含氮化合物排放量的显著增加严重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传统的脱氮技术处理低COD/N比(<5)污水需要外加碳源,不符合低碳理念。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基于电活性微生物催化电极反应,能够实现污染底物的去除。由于其可持续性、强污染物去除能力和低污泥产率,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低能耗水处理技术。但是生物电化学脱氮速率远低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因此需进一步研究如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