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逐步放缓,经济结构供需失衡问题日益显露。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目标,基于此,十九大提出要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方针。报告明确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人力资本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为高新产业培养技术人才,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学家赫克曼发现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具有生命周期性的,而在婴幼儿早期进行干预的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0-3岁是婴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个体未来的认知和非认知发展都有深远影响。目前在我国存在城乡儿童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贫困农村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儿童。2014年,国务院提出要保障贫困地区4000万儿童的发展,积极开展婴幼儿早期保教工作。发达国家大量研究表明监护人的养育知识是影响婴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母亲的养育知识通过养育行为传导机制会对婴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情感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然而,我国关于贫困农村地区监护人养育知识对婴幼儿发展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因此研究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监护人养育知识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找到干预农村地区婴幼儿发展的有效手段,提高农村地区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研究目标是探讨农村地区监护人养育知识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本文数据来自陕西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于2015年11月和2016年4月在陕西南部的婴幼儿调查项目。该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在陕西省7个县44个样本镇中随机抽取了 44个样本村,采访了样本村所有6-24月龄范围内的婴幼儿,共得到648个样本。调查使用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婴幼儿发展知识问卷 K1DI-P(Knowledge of Infant Development Inventory-P)和贝利量表分别测量监护人的养育知识和婴幼儿的发展情况,采用了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尝试探索农村监护人养育知识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我国农村地区监护人的养育知识水平还比较低。但是,母亲是第一监护人的养育知识水平高于其他监护人,并且教育程度在高中以及高中以上的母亲相较于其他母亲有更好的养育知识水平。然而,经济收入较低或者有早产婴幼儿家庭的监护人相较于其他家庭有更差的养育知识表现。(2)我国农村地区婴幼儿的发展情况还比较差,特别是社会情感以及语言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关于家庭特征,本文发现女宝宝或者母亲年龄大于25岁的婴幼儿有更好的语言发展;第一胎的婴幼儿或者母亲受教育程度在高中以及高中以上的婴幼儿的语言和社会情感发展比较好。然而,母亲是第一监护人的婴幼儿运动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比较落后。(3)中国农村地区监护人的养育知识对婴幼儿的语言、社会情感发展有显著影响。并且,养育知识好的监护人更愿意用玩具跟婴幼儿一起玩耍或者教婴幼儿唱儿歌。但是,本文没有发现监护人养育知识对婴幼儿认知和运动发展的显著作用,并且养育知识水平与监护人给婴幼儿阅读也没有显著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养育知识培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提高农村监护人养育知识水平需要我国教育部门与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共同支持。具体来说,第一,0-3岁婴幼儿发展的理论建设离不开我国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第二,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支持有助于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活动的开展。(2)提高农村监护人养育知识水平的具体实施建议。具体来说,第一,在农村开展养育知识培训以及各类亲子活动,帮助监护人跟婴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第二,为农村家庭提供适合婴幼儿成长的阶段性绘本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