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在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每个民族的语言都不能脱离本民族的文化而存在,也就是说,语言与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深受文化影响而又时时处处反映着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该民族的文化特征。其中,颜色词语就反映着民族文化浓厚的色彩。民族文化色彩,离不开民族文化的背景。人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比如说,“蓝色”,在蒙古人的思维中,是长生天(天空)的颜色,这显示出蒙古族对颜色独特的理解;而“绿色”,则在蒙汉两个民族思维中是草木的颜色,这是两个民族,亦或是人类的共同的感觉。颜色是大自然表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的语言中都有颜色词,颜色词有本义和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等。当然,每个民族对某一种颜色都会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理解,某些颜色词中会有着特定的意义,反映着特定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时代的特征,因此,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本文对蒙古国蒙古语和汉语某些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了两民族间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两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其次,本文在发现了上述不同后,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到蒙汉两民族语言中的某些颜色词反映出的不同文化特点,从而进一步了解两个民族不同的生活和历史文化背景。期望自己的研究心得有助于蒙古族同仁能更深入学习本民族语言、本民族文化,在与汉族同仁交际时避免产生误解,对两民族间的语言交流产生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