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串果藤属(Sinofranchetia)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隶属木通科。本文从形态结构、叶发育、花器官发育、胚胎学等方面对串果藤属进行了研究,对于确定其系统位置提供详细的资料。结果如下:    1.形态结构    串果藤根尖由根冠和顶端分生组织构成;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根的次生结构由外向内为周皮,皮层和维管柱;根和茎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具五种穿孔板类型:(1)单穿孔板,(2)梯状穿孔板,(3)梯状和单穿孔混合穿孔板,(4)网状穿孔板,(5)网状和单穿孔混合穿孔板;根具丰富的分隔纤维。    茎节部为三叶隙3叶迹。    叶柄维管束排列成环状;叶下表皮的气孔器为环状辐射型。    茎、叶柄及花梗的髓和皮层薄壁组织细胞中有簇晶。    在花托上,着生花被片、蜜腺叶、雄蕊的节部均具单隙单迹;雄花中的退化心皮具2-3迹,而雌花中着生可育心皮的节部具3迹,3枚退化心皮中无维管束;雌花中雄蕊的形态、开裂方式及花粉形态与雄花中的完全相同,从形态上分析,这种雌花应该形态上的两性花。    2.叶的发育    串果藤叶原基发育为三小叶的过程:叶原基为三角形,三个小突起先后形成,伸长生长为三小叶。串果藤叶的个体发育过程属heteroacron type。    3.花的形态发生    串果藤的花为三基数,花部器官轮列,花瓣与雄蕊对生。花部各器官的发生为向心式,萼片、花瓣、雄蕊为螺旋状的发生,3心皮不同时发生;雄蕊、花瓣(蜜腺叶)不同源;花瓣有延迟发育的现象;早期心皮腹部产生凹陷并向内对折,同时在顶端形成具不明显花柱的柱头。胚珠具两层珠被,内外珠被先后发生。胚珠两侧的表皮细胞向外形成突起产生第一层珠被,随后珠柄背侧的表皮分裂,形成外珠被,早期的外珠被为半环状。4.胚胎学    串果藤的花药四室,花药壁由表皮(1层细胞)、药室内壁(1层细胞)、中层(2一3层细胞)及腺质绒毡层(1层细胞)组成。花药壁的形成为双子叶类型或基本类型.小抱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胞质分裂同时型,小抱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花粉散播时为二细胞花粉,花粉三沟型。所谓的雌花中的退化雄蕊,其雄配子体可发育为二细胞花粉或三细胞花粉或具1一3核的败育花粉。    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功能大抱子位于合点端,胚囊发育为寥型,细胞型胚乳。5.系统位置    根据串果藤的结构、花部器官发生及胚胎学特征,如五种导管类型,雌花中具成熟花粉,花被螺旋状发生,雄蕊、蜜腺不具共同原基,花瓣的延迟发育,以及据以前相关资料的比较,我们认为串果藤属应该是木通科中的一个原始的基部类群,至少具有与猫儿屎属  (加cajsn韶)相同的演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