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课改背景下,科学探究已成为科学学科教学的主题。我国在新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理念之一,可见科学探究对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遗憾的是,教师往往机械地指导学生进行模式化、机械化的形式主义探究:过度追求完整的探究过程,探究程式化倾向明显,教师的教学设计缺乏思想性,对学生的指导给人以启发的内容不多,学生交流合作基本上流于形式,学生的收获显得比较肤浅。 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元认知意识,才能有助于教师将学生的学习、记忆、理解、注意、交往、问题解决、社会认知等各方面的活动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强调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有助于教师立足于学生的高级心理活动,从动态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策略的实质及其规律,使得教师的针对学生探究的引导与启发更科学、更合理、更灵活、更有效;才能有效指导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元认知要素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去,引导学生从事类似科学工作者式的有效的科学探究。使得学生在自觉、有意识的宏观调控下,逐渐提高探究思维的活跃程度,拓展发散思维的广度,加深定向思维的深度,从而提高探究行为的多维有效性以及目标指向性。学生从而在真实、可信、自主、有效的科学探究过程中,自觉建构有意义的科学知识;形成多元的科学技能;归纳与科学家类似的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 本研究以“恰当渗透元认知要素于科学探究过程”为主题,十多为科学教师组成了研究型的共同体,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探索,在小学科学教学这一战线上,经历了种种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当然,更需要对于目前研究中得到的体会和经验进行反思,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学习无止境,实践无止境,研究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