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同时由于水资源浪费及水污染现象的日益加重,使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一矛盾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研究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较全面地回顾国内外水文模型和水资源供需分析等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分别对水文模型、社会经济预测、需水预测、可供水量计算以及水资源供需分析等理论的内涵、特点、原则、科学基础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根据传统的水文学原理以及目前普遍应用的水资源供需分析方法,从讨论和分析区域产流特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需水量增长趋势、可供水量计算方法以及“供需结合”的水资源配置原则着手,本文首次将传统的水文模型与水资源供需分析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以区域水量平衡为基础的水文、水资源耦合模型及其操作运行程序。着重论述了区域生活需水、生产需水和生态需水的计算及预测方法,并根据现状及规划年的水资源供需情况,对区域在强制节水条件下的需水量进行了预测;同时对区域来水量、需水量、供水量之间的约束关系以及供水工程可供水量调节计算理论进行了阐述。由于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成果与区域需水量和供水量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本文对常规节水、强制节水、有外区域供水和无外区域供水等多种方案组合条件下的区域水资源进行调节计算,得出不同方案条件下的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成果。为了说明文中提出的有关理论和模型的可行性,本文实例研究旨在结合太湖流域山丘区的产流特征以及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阐述以产流模型、需水预测模型、可供水量计算模型等为基础的水资源供需分析模型的结构,并进一步描述了“供需结合”水资源供需分析模型中的需水量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