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机酸发酵生产过程中因产物积累形成的酸胁迫环境是导致大肠杆菌细胞活性和生产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构建酸耐受型有机酸生产菌将有效缓解成本过高、染菌倒罐等问题。解析胁迫响应机制对提高细胞酸耐受性至关重要,但目前尚缺乏细胞有机酸耐受机制的系统性和全局性分析。本研究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MG1655)为出发菌株,在多种有机酸胁迫环境中进行多轮次适应性进化,筛选得到酸胁迫抗性明显提升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酸发酵生产过程中因产物积累形成的酸胁迫环境是导致大肠杆菌细胞活性和生产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构建酸耐受型有机酸生产菌将有效缓解成本过高、染菌倒罐等问题。解析胁迫响应机制对提高细胞酸耐受性至关重要,但目前尚缺乏细胞有机酸耐受机制的系统性和全局性分析。本研究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MG1655)为出发菌株,在多种有机酸胁迫环境中进行多轮次适应性进化,筛选得到酸胁迫抗性明显提升的进化菌株。通过转录组学分析了出发菌株和进化菌株在不同有机酸胁迫前后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初步解析了大肠杆菌以细胞膜为核心的酸胁迫耐受机制。鉴定得到一批作用显著的细胞膜相关抗酸元器件,并根据基因相关性分析通过抗酸元器件模块化组装提升了大肠杆菌的有机酸耐受性。借助酸诱导型启动子构建了乳酸耐受型生产菌株,在维持乳酸最大生产强度的前提下减少中和剂用量。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E.coli MG1655为出发菌株通过实验室条件下的自适应进化在多种有机酸胁迫环境中筛选到两株耐酸性明显提升的进化菌株。D-乳酸进化菌株E.coli DLA3在亚适宜环境下的最大生物量和比生长速率分别提高50.5%和95.2%,致死胁迫下存活率提高了249.1倍。衣康酸进化菌株E.coli IA3在亚适宜环境下最大生物量和比生长速率分别提高了31.3%和130.0%,致死胁迫下存活率提高4639.1倍。进化菌株均维持了更高的胞内p H值和氨基酸浓度;(2)通过转录组学技术探究出发菌株和进化菌株在不同酸胁迫处理前后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系统性解析大肠杆菌以细胞膜为核心的各功能模块协同合作以应对不同有机酸胁迫的共性转录响应机制。外膜传感因子(bam D,bam E,nlp E)感知酸环境胁迫信号;糖物质特定内向跨膜运输途径(gat A,tre B,ots A等)和ABC转运蛋白(opp B,opp C,nik A等)为细胞在酸性环境中存活积累能量;脂肪酸合成途径(acc D,fad D,fad E等)和肽聚糖合成途径(pbp C,mrc B)调节细胞膜的渗透性,减缓有机酸输入;双精氨酸转位分泌系统(tat C,hyp A,hyp B等),嘧啶代谢途径(pyr B,pyr D,pyr F等)及聚酮糖单元代谢途径(rff G,rff H)强化更完整的细胞膜结构;(3)基于有机酸胁迫耐受机制解析,研究强化细胞膜相关抗酸元器件在保护细胞抵御酸胁迫环境的作用效果。半乳糖醇转运因子Gat A和d TDP-葡萄糖脱水酶Rff G显著提高细胞在D-乳酸胁迫下存活率101.8和4509.6倍。基于基因间相关性对明确具有抗酸作用效果的元器件提出模块化串联组装方案。氢化酶辅助蛋白Hyp B-Hyp C显著提高菌株在酸胁迫下的存活率343.8倍,是单因素元器件Hyp B表达的25.9倍;(4)基于抗酸效果显著的抗酸元器件,构建酸耐受型大肠杆菌D-乳酸生产菌株。在最适两阶段发酵模式下,监测过表达Gat A和Hyp B-Hyp C平衡生产菌株对D-乳酸的合成效率和耐受性,所构菌株LBBE317PGA和LBBE317PH在发酵环境降至p H 5.5时仍可高效积累D-乳酸至14.8和20.3 g·L-1,分别提高55.7%和113.6%。通过筛选得到高强度和低强度酸诱导型启动子tdc Ap和usp Cp9,构建酸耐受性遗传回路,D-乳酸产量分别提升至27.9和25.2 g·L-1。将产酸阶段环境pH回调至6.3时,D-乳酸耐受型生产菌株的产量达52.1 g·L-1,与原生产菌株在发酵环境p H 7.0时最大生产强度相近,氨水使用量节省26.7%。
其他文献
网剧《开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经由一次次死而复生、成功阻止公交车爆炸的故事,在此过程中与其他乘客一起最终实现了由自救到救人的“人性救赎”。对于中国影视剧的创新发展来说,《开端》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双重突破。“时间循环”是《开端》令人眼前一亮的叙事策略,芸芸众生的现实境遇、对人性的深度挖掘是其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在,跨类型创作则是其独特叙事策略与文化诉求的完美对接。
<正>今年年份特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相继成功举办,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河北环绕京津区位特殊,安全生产工作不容有失。全省水利系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坚决扛起安全生产政治责任,不断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切实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狭窄的遗传基础是其育种发展的瓶颈。发掘和利用远缘棉种的基因库已成为增强陆地棉遗传多样性的一个重要选择。黄褐棉(G.mustelinum)代表四倍体棉种最早的分化进化谱系,不但具有独特的逆境相关基因,同时也具有大幅提高纤维品质的潜力。但是黄褐棉基因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本研究通过整合PacBio测序技术和Hi-C技术组装了高质量黄褐棉基因组;随后,
山西省晋城市顺应国内发展大势,在上级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将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作为全市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积极探索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笔者调研发现,晋城市的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中,仍存在文化挖掘不够、产品开发滞后、复合人才缺乏、宣传效果不佳等弊端,需从深挖文化富矿、开发特色产品、加强人才建设、构建营销体系等方面入手,尽快克服各种制
《文心雕龙·隐秀》篇,因其原文残缺甚多而备受争议,笔者拟不取补文,着重探讨《隐秀》之义,主张从创作美学及修辞的层面来把握"隐秀",即讲究文章的含蓄和警策,探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与精警独拔的不同艺术表现。
保障党员权利是尊重党员在党内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做好的基础性工作。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围绕党员权利的内涵、特征、与公民权利的异同,保障党员权利的逻辑起点、根本目的及核心问题,保障党员权利的历史发展、存在的不足和影响因素,保障党员权利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对新时代进一步推动党员权利保障相关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为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英语教学效果提供有力支撑。应用自适应布谷鸟搜索的并行K-means聚类算法聚类混合式英语教学相关数据,根据聚类得到教学数据设计混合式英语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型,完成混合式英语教学效果评价,依据该评价结果开展针对性措施增强混合式英语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英语成绩。
"隐秀"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概念,"含混"是新批评派的核心理论。两者在关注文学本体的多义性和形式对多义性的作用方面有相似性,在语言观和对多义性的具体阐释上存在差异。
<正>为了解禽流感(H9亚型)病毒鸡胚毒接种获得的细胞毒抗原与鸡胚毒抗原免疫效力的差异,本试验分别采用禽流感(H9亚型)病毒HA效价≥1∶256或病毒含量≥107.5EID50/0.1毫升的细胞毒抗原和禽流感(H9亚型)病毒鸡胚毒抗原制备成两批灭活疫苗,分别免疫SPF鸡,进行免疫效力比较试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禽流感(H9亚型)病毒细胞毒灭活疫苗与禽流感(H9亚型)病毒鸡胚毒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