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诱因及其治理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_hai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社会的快速发展,风险成为伴随人类左右、时刻威胁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警示钟。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逐渐积聚,日益表现出深层次的严重性、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农村地区作为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居住和生产发展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场所,伴随着各种现代性要素的快速发展逐渐打破了传统乡村社会的特质,从而演变为自由、流动与开放的新型农村社区。作为风险社会的一个微观缩影,农村社区内部引发的社会风险更加具有独特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稳定与现代化转型发展。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强调风险治理的重要性,“要将风险治理置于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提并论,特别是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更是提高了风险治理的战略定位。因此,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解决农村社区社会风险对保持社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研究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诱因及其治理路径。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山东省部分农村社区受访者,在既有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与特征,建构了以农村社区社会稳定风险、社会管理风险和公共服务风险为核心的社会风险考察维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显著特征。同时,针对可能诱发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诱因进行了理论假设、设计了回归方程,并通过客观统计分析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总结提炼了造成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重要诱因,即社区认同感、地方性社会网络、地方政府整合力、社区人居环境和社区文化环境。以此为基础,继续建构了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的最优理论模型,即地方政府整合力作为第一阶,依次加强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地方性社会网络建设、社区文化环境建设和社区认同感的提升,从而推进风险治理效益最大化和风险损失最小化。并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强化基层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的具体治理路径,强调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基础上致力于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尽最大程度将社会风险化解在基层,进而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与国家现代化转型发展,推进国家风险治理体系和风险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其他文献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传统保障房集中建设的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住房保障体系的整体构建.增城采取的“比例配建”模式,扭转了传统保障房在土地、资金、运作
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一直就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分析目前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而指出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和提高工作质量的意见建议
冶金矿山物业管理党组织要紧密结合矿山建设的实际,坚持融入中心,服务矿山,凝心聚力,发挥作用,确保物业服务紧跟矿山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构建千
前言:提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新时期不断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文章从新时期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性的突出
基层领导干部是企业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时塑料部基层管理干部任期考核工作,阐述本企业基层管理干部任期考核工作的具体做法及经验,分析企业基层管理干部考核
在当前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异常的背景下,具有发生频繁、危害大的干旱对人类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各种自然灾害里,旱灾造成的损失是最大
有研究报道中老年人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1〕。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充填修复。本文使用新上市的GRADIA DIRECT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并与临床常用的可乐丽霏露和玻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