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心肌缺血是导致心肌运动异常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人们对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运动异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发现心肌缺血时,首先出现的是心肌的舒张运动异常。以往检测心肌舒张运动异常的方法大多数只能进行整体舒张功能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缺乏有效、准确地检测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的方法。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和彩色室壁运动(Color Kinesis,CK)是最近发展的两种用以分析心肌运动功能的新技术。实验和临床都已证明,DTI和CK技术可以准确、定量分析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和整体运动功能的异常。但目前人们多注重于检测这两种技术评价心机收缩运动异常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对于运动异常与心肌缺血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所以,本研究拟在动物实验中,对犬的冠状动脉进行逐步定量狭窄,用DTI和CK技术动态观测缺血区心肌运动异常,找出心肌舒张运动出现异常时血流量减少的截点,为临床诊断心肌缺血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健康杂种犬13条。体重13.8-17.2公斤,平均15.7公斤,均为窦性心律。用戊巴比妥钠经静脉注射麻醉,常规术前准备及开胸,悬吊心包,分离出冠状动脉左回旋支主干分支下1cm,接上电磁流量感应器及血管微米缩窄器,记录标准二导联心电图。静息对照状态:将探头套以避孕套直接置于心脏表面,取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和心尖四腔切面。启动AQ程序,调节条件清晰显示出心内膜,使AQ曲线密切贴合心内膜。然后启动CK系统,选用舒张功能键(Expand)。将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左室舒张期CK图像存储入威宝可读写磁光盘,随后启动DTI程序,在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和心尖四腔切面将取样容积置于左室后壁、前壁、侧壁、室间隔和二尖瓣环处,录取这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些位点的 DTI频谱图像。缺血状态:采用自制的调节血管微米缩窄器’‘’,使 左旋支血流量分别处于减少50%、75%、95%三种状态。分别取三种状态下上 述两个切面舒张末期CK图像和DTI频谱图像存入磁光盘。 仪器:使用美国HP Sonos5500超声仪,配有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K)和多 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采用S4探头及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提供的CK 图像分析软件系统。 观测指标:(1儿K观测指标: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切面的前壁(ant),前间隔 (asp),中间隔(sp),下壁(inf),后壁(pst),侧壁(fat)和心尖四腔切面的基 底侧壁伤-It),中侧壁<m-It),心尖侧壁(a-It),心尖室部间隔(a-sp),中部 间隔(m-sp),基部间隔(b-sp)的舒张期各节段局部面积变化率(RACd)以及 舒张期节段平均充盈时间(MFT)。(2)DT观测指标:长轴方向上心尖四腔切 面的左室侧壁、室间隔和二尖瓣环以及短轴方向上左室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 的前壁、后壁的舒张早期波田)和舒张晚期波O)的峰值速度,并计算E/A LL 值。 结果:(l广K技术的观测结果:13条犬共获得96(92.31%)幅可供分析的左室 舒张期 CK图像。静息对照状态下左旋支供血区各节段 RACd为[(45.26士 16.47)%----OZ.08士 17.25)%」,(MFT)为【(114.33士6.11)ms一(30.67士 14.46)ms]。因定量狭窄冠脉左旋支主干分支下*,狭窄处以下供血区左室 乳头肌水平短轴和心尖四腔切面的相对节段数值与静息对照状态作比较:缺 血50毗态下缺血节段的RACd和MFT较正常状态有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 意义,余节段的RACd和MFT无明显变化,缺血75W态下pst、fat、b-It、 m—It、a-It的RACd和MFT分别为((24.10士6.32)%--(39.71士13.86)%) 和以97.33土3.ZI加s一*02.33士5.sl加s*较静息状态均明显减低,差异显 著,P值<0.05,缺血 95W态下 pst、fat、b-It、m-It、a-It的 RACd和 WIT 3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别为《9.08士 2.96)%一(16.11士 l.59)q)和【(SS.00士 5.60)ms一(95.50 士 5.69)ms」,较静息状态均明显减低,差异显著,P值<0.of,a-sp、m-sp、 b-sp的 RACd有增加趋势,其中 b-sn有统计学意义,P值<0.of。a-sp、m-sp、 b*P、illf、SP的d均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Q DTI技术的观 测结果:缺血50wt态下缺血节段的E波速度较静息状态有降低的趋势,但 没有统计学意义,余各节段参数较静息状态无明显变化。血流量减少75%时, 在长轴方向上,左室侧壁的E峰和A峰峰值速度较正常状态显著降低,其中 E峰P<0.001,A峰P<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