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生活中,以公共投资为主要工具的财政政策已成为各国政府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经济理论中,财政政策是否有效却一直没有定论,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两大学派分歧的根本在于对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间影响关系的理解不同。可见,这一影响关系既从根本上决定着经济的发展,又密切地关系着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是决定用积极财政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中国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仍然缺乏一致的结论,而且忽视了不同经济行业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因此,本文从经济现实出发,采用全行业总体分析与分行业分解分析相结合的视角,研究中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这不仅对丰富中国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作用,也能为中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 本文首先运用修正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内在关系,并且结合我国的经济现实重新整理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与挤入效应的产生机制,丰富了宏观经济学中的传统观点,体现了我国的特殊性。 接着,基于新古典投资模型,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现实引入控制变量,建立六变量VAR模型,从实证上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别考察中国全行业中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长期和短期影响,运用方差分解考察模型中各变量对私人投资的影响程度。结论显示: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国公共投资都对私人投资产生了“挤入”效应,因此积极财政政策在中国总体上有效。但挤入效应长期弱而短期强,这说明从长期来看,中国同时存在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机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挤入效应的效果。这主要是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竞争机制、公共投资失效、中国经济制度中不完善因素作用下的挤出效应机制在发挥作用,而传统的挤出效应在我国表现并不明显。 然后,在考虑行业相关数据缺乏的基础上,建立简化的三变量VAR模型,分别对中国农业、工业、交通运输邮政业和文教卫生福利业中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进行分行业实证分析,以此反映不同经济行业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基础支柱性的农业中的公共投资“挤入”了私人投资;竞争赢利性的工业、政府垄断性的交通运输邮政业、公益福利性的文教卫生福利业中的公共投资“挤出”了私人投资。可见,中国不同经济行业中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确实存在差异,在政策制定上应当区别对待。 最后,依据本文实证结果,针对中国现存的挤出效应机制,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