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发展经过2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教育研究共同关注的课题,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热点。重视教师主体性发挥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中对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研究较少等问题,以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理论研究、历史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方面予以理论澄清,界定了本文的核心概念——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系统阐述、论证了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对有利于发挥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主体作用的策略进行了探索。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部分,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论。本部分在对专业与职业、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本研究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在厘定相关概念(主体性、教师主体性)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核心概念“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对其进行界定,明确本文的研究域。并对“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比较分析,从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这几个方面予以了阐释。第三部分,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本部分主要就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对社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自身发展的意义进行了探讨。首先指出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其次,明确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最后,从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重点论述教师的主动参与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与人格价值统一的重要条件。第四部分,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探索。本部分主要运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理论,从外在支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任教学校)、教师本人两方面阐述在提高教师参与专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应采取的策略。首先强调构建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动性的教育行政支持平台;其次,教师所在学校应努力构建校本教师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完善评价机制和加强校本教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最后,重点阐述教师自身应加强学习、重视自身能力培养和养成反思习惯,真正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第五部分,结语。本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扼要说明本文的基本观点及有待讨论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