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刻增校切用正音鄉談雜字大全》(簡稱《正音鄉談》)是明代閩南方言區的人們為了學習當時的官話而編著的一本方言與通語相對照的雜字大全。文章以《正音鄉談》為研究材料,選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藏刻本(簡稱燕京刻本)為底本,並將其與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抄本進行對照,力求保持材料的準確性。選取其中的鄉談詞語作為研究對象,對鄉談詞語的整體概況進行介紹,討論鄉談詞語的用字情況,並對一些疑難鄉談詞語進行考釋。文章共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刻增校切用正音鄉談雜字大全》(簡稱《正音鄉談》)是明代閩南方言區的人們為了學習當時的官話而編著的一本方言與通語相對照的雜字大全。文章以《正音鄉談》為研究材料,選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藏刻本(簡稱燕京刻本)為底本,並將其與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抄本進行對照,力求保持材料的準確性。選取其中的鄉談詞語作為研究對象,對鄉談詞語的整體概況進行介紹,討論鄉談詞語的用字情況,並對一些疑難鄉談詞語進行考釋。文章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緒論。首先,對《正音鄉談》的編者及成書年代、內容及性質、版本及方言歸屬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其次,梳理了與文章研究相關的研究現狀。分別從雜字研究狀況、閩南方言詞彙研究狀況以及《正音鄉談》的研究狀況三方面展開論述。再次,討論了文章的研究意義。最後,說明了文章的研究方法以及資料來源。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一共有三章。第一章對《正音鄉談》鄉談詞語的來源和特征進行討論。分別從鄉談詞語的歷史來源,鄉談詞語的方言特征,鄉談詞語的理據分析三方面展開論述。在鄉談詞語的歷史來源方面,從古代漢語、近代漢語、古代方言詞、鄰區方言詞以及外來詞等五個方面進行論述,展現鄉談詞語豐富的歷史來源。在鄉談詞語方言特征方面,先討論了以閩方言為主體的總特征,再討論其它方言共有詞,總結鄉談詞語的方言特性並歸納多種方言並存的原因。在鄉談詞語的理據分析方面,分別從造詞理據和構詞理據兩方面展開討論,以期呈現出鄉談詞語的面貌特征。第二章對《正音鄉談》鄉談詞語的用字進行討論。從常見俗字和方言俗字兩方面展開論述。在常見俗字方面,主要從增加筆畫的俗字、省略筆畫的俗字以及改換聲符或義符的俗字三方面進行討論。在方言俗字方面,則從記音字和同形字兩方面進行論述。第三章主要對《正音鄉談》鄉談詞語的20個疑難詞語進行考釋,力求對這些疑難詞有一個準確的認識與理解。第三部分是結語。總結文章的研究過程及結論,並指出不足之處和尚需繼續努力的地方,如為對疑難詞語的考釋較為薄弱,一些詞語由於當前能力有限,只在較淺的層面進行分析,尚需深入討論。
其他文献
健全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战略控制、组织整合、财务承诺以应对创新的不确定性、集体性和累积性。坚持方向明确、主体协同、多元竞争、链条畅通的社会主义市场组织原则,把包括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中介等在内的各类组织有效整合,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强大合力。最后,从有效市场的角度提出了健全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发展方向:加强制度创设,优化组织设计、强化基础研究,健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是引领中国产业独立自主、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根本力量。但中国部分行业的关键环节、关键零部件不自主、不可控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在对科技自立自强的必要性与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制度三个维度,揭示了中国通过新型举国体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基础创新体系的牵引力、增强产业前沿技术的主导力
目的 观察针刺对膀胱过度活动(OAB)大鼠膀胱尿路上皮Piezo1机械激活离子通道的影响,探讨针刺调节膀胱机械刺激敏感性的作用机理。方法 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Piezo1拮抗剂组及Piezo1拮抗剂+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制备OAB模型。各组每天干预1次,连续3天。采用尿动力学方法测定大鼠膀胱功能,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iezo1在膀胱尿路上
内黄县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境内,辖区内存有上古时期颛顼、帝喾的二帝陵,是黄河故道,也是帝王拜谒泰山的官道。位于内黄县李官寨村的灯节会,历史悠久,最早可溯源至清乾隆年间,是在元宵节灯会的基础上,受到了明清时期民众对碧霞元君的推崇与信奉的社会思潮影响。灯节圣会以泰山奶奶为信仰支撑,增加了舞龙灯、放鞭炮等民间社火的样式,以蒸花糕、做绣鞋等民间工艺为祭祀特色,形成了一个以禳灾祈福为目的、善男信女虔诚祭祀、百姓
伴随社会的演进,男女间的结合在本质上实现了从原始的生育本能向美好的情感需求的转化。从《诗经》中细腻的情与礼,到《荷马史诗》中酣畅的爱与欲,及至现当代文学中多样的经典爱情作品,古今中外,爱情始终是文学艺术创作中永恒的主题。但是在“四人帮”的控制下,爱情被划入禁区。1978年,刘心武的《爱情的位置》在《十月》创刊号上发表,引发轰动。这篇被誉为“文革”结束后最早在文学中恢复爱情记忆的作品,成为1980年
郁达夫作为浪漫与现实兼备的五四一代,在长达15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中国现代文学贡献了47部中短篇小说。相比创作手法和风格的鲜明个性,相比散文、诗词和游记中写景抒情的直接,小说中的身体叙事在社会、政治、文化、哲思等维度传递着丰富的讯息,因而是更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本文即从郁达夫小说中风景描写与身体发现的关系入手,探究在身体书写和深化的过程中,抒情主人公、隐含作者、作家本人、读者群体在时空的物化和超越、
任何一种文学思潮的发展,都不可能在封闭的场域中进行。它必须借助社会各方的支持,在多重需求与自我扬弃中寻求突破。文学期刊作为文学的载体,对文学思潮的兴起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文学呈现多元竞进的发展态势,各种文学思潮纷至沓来,层见叠出。正是在这片众声喧闹的文学场域中,纪实文学以直指现实的魅力获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引发了社会上强烈地轰动,于八十年代中后期在
斯拉沃热·齐泽克是当今世界备受推崇的东欧籍思想家,他阐释晚期拉康的思想,并融合黑格尔、马克思等,建构了一套精神分析式的哲学和意识形态理论,其中实在界与幻象的关系是这一理论的核心。齐泽克还在与古今各种思想家的交流交锋中展开自己的理论,在政治、社会、大众文化、文学艺术等诸多社会文化领域阐释和应用自己的理论。而在齐泽克庞大的理论书写体系中,笑话的运用是极为突出的一个特色。在齐泽克的视域下,笑话并非简单的
自2010年始,《人民文学》推出“非虚构”栏目,标志着非虚构在当代文学现场的兴起,有关“非虚构”的诸种讨论形成一个众声喧哗的争鸣场域。其中既有“非虚构何为”这样原点性的问题,又涉及到非虚构的体类之争、非虚构与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的关系、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与“文学性”问题。然而,虽然有关“非虚构”的讨论众多,但多以观点的形式出位,缺乏后续的推进,呈现出现场批评强于理论建设的态势。站在非虚构发展十年
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管理体制,以及国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理顺科技管理体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本轮科技机构改革通过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更好发挥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从而实现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变革和治理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