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神经保护肽(NAP)是否可以减少氯胺酮所致大鼠海马区tau蛋白ser404位点异常磷酸化程度以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异常凋亡,并且在行为学方面对氯胺酮所致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起到保护作用,为氯胺酮引起大脑快速发育期幼龄大鼠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所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防治提供思路。方法:7日龄SD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四组:NS组、NAP组、K组、N+K组。NS组予以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NAP组予以NAP腹腔内注射预处理对照、K组予以氯胺酮腹腔内注射、N+K组予以NAP腹腔内注射预处理后予以氯胺酮腹腔内注射。每次注射相关药物时等容稀释至0.5ml进行腹腔内注射,连续三日,一日一次。NAP注射为氯胺酮注射前半小时。末次给药后24小时,每组大鼠随机取6只由水合氯醛麻醉后快速断头取脑,取海马组织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大鼠海马区tau蛋白ser404位点磷酸化程度。另取每组6只水合氯醛麻醉后经心尖甲醛灌注,灌注完毕后快速冰上断头取脑,继续于4%甲醛溶液中固定24小时后,常规石蜡包埋,行tun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最后,每组8只饲养至27日龄行水迷宫定位航行及空间探索试验检测各组大鼠空间性学习记忆能力。结果: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NAP组Tau蛋白ser404磷酸化程度稍有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相比,K组及N+K组Tau蛋白ser404磷酸化程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K组相比,N+K组Tau蛋白ser404磷酸化程度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TUNEL结果显示,NS组、NAP组、K组、N+K组四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分别是:11.8%±1.4%,11.7%±1.2%,59.8%±3.3%,47.8±2%。NS组与NAP组细胞凋亡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K组(与前面“K组”描述不一致)及NAP+KET组细胞凋亡率均大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KET组相比,NAP+KET组细胞凋亡率较之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水迷宫实验中前3天的训练过程中,各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的训练中,各组逃避潜伏期均继续减少,与NS组相比,NAP组、N+K组逃避潜伏期与其无明显差异(P>0.05);K组逃避潜伏期较其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K组相比,N+K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其有所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五天的训练中,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进一步减少。与NS组相比,NAP组逃避潜伏期与其无明显差异(P>0.05);K组逃避潜伏期较其明显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K组逃避潜伏期较其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K组相比,N+K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其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试验结果表明:与NS组相比,K组大鼠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NAP组、N+K组大鼠穿越原平台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N+K组大鼠穿越原平台次数多于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百分比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NAP组大鼠原平台所在象限游泳时间占比与其无明显差异(P>0.05);K组大鼠原平台所在象限游泳时间占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K组大鼠原平台所在象限游泳时间占比亦小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K组与K组相比,大鼠原平台所在象限游泳时间占比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氯胺酮可致幼龄大鼠海马区tau蛋白ser404位点异常磷酸化程度增加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增加,并可致大鼠远期空间性学习记忆能力损害。2、NAP可减轻氯胺酮麻醉所致幼龄大鼠神经毒性及学习记忆能力损害,NAP减少氯胺酮所致大鼠海马区tau蛋白ser404位点异常磷酸化程度及海马区神经元异常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