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空间下基于非视觉传感器数据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化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提高生活空间智能程度的一种重要途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的研究逐渐从基于机器视觉的方法转向基于非视觉传感器数据。对人体行为有效地识别是智能空间下家居设备完成自动控制,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和人性化服务的前提;是监测用户异常行为,提高用户安全系数的保证。本文以华盛顿州立大学智能空间实验室实验数据为基础,研究如何将智能空间技术与非视觉传感器技术相结合,构建智能空间下基于非视觉传感器数据的人体行为识别系统,利用智能空间中的传感器数据进行人体行为识别以了解用户的意图,并根据环境状况为用户提供及时、自主的服务。本文为人体行为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了一种在智能空间下基于非视觉传感器数据进行人体行为识别的方案。首先分析并设计了系统的整体流程,阐明了系统的层次结构以及各层间的相互关系;其次进行行为识别模式的划分,将其分为样本行为识别和在线行为识别两部分;最后对系统的样本行为数据进行处理。(2) 针对样本行为的数据特点,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行为识别。根据行为识别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行为识别模型:针对BP神经网络在行为识别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点或出现收敛速度过慢现象的缺陷,利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改进。(3) 针对用户在智能空间中的陌生行为,利用隐马尔科夫模型进行在线行为识别。通过确定初始状态概率、建立状态转移矩阵和混淆矩阵构造隐马尔科夫模型进行行为识别,提高行为识别系统的在线识别能力。(4) 集成上述功能模块,构建行为识别整体系统并进行验证实验。利用智能空间中用户的行为传感器数据,对所提出的人体行为识别系统进行验证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用电负荷快速增加,其中非线性负荷更是增加迅猛。这些负荷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恶化了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而用电设备对供电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越
网格的思想源于电力网,即用户只需要知道自己将使用什么资源,而不用考虑资源在什么位置,由谁提供。从本质上讲,网格是分布式技术的新发展,其目的是利用网络把分散在不同地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当下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体育课仍然实施着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被动式的体育
本课题来源于对某公司油库自动化系统设备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针对现场不定时间隔发送来的油库数据,使用计算机及数据库技术来接收、处理数据,并实现对油库现场的控制过程。油库
危化品在途运输问题已逐渐成为业界和政府关注焦点,直接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采用更先进、更有效的危化品在途监测方法是必要的。目前,我国已存在相关的车载传感系统实
作为精密机械加工的磨床,对磨削精度有重要影响的主要是磨床的振动,在磨床振动中,最为重要的振动源是主轴上砂轮的振动,而砂轮偏心是引起砂轮振动的主要振源。因此,由于砂轮偏心引
在中国传统体育教育的发展中,“重复”的教学观念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甚至教学内容,“重复”都得到了深刻体现.这种具有“周而复始的巩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社会公共安全和个人的信息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安全方式,如钥匙、密码、IC卡以及“用户ID+密码”等,它们全都存在着丢失、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