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进入了海量数据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互联网上的信息由最初的非格式化或半格式化发展到现在的基于本体的信息定义与表达,由最初的HTML语言发展到现在的RDF、DAML等语言。然而由于本体定义的自发性,及其定义者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术语的规范习惯和对本体组织结构理解的诸多差异,使得本体在描述同一领域知识时,其具体形式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同,进而导致了互联网上本体的异构性,大大限制了数据的共享与集成。本体映射可以有效的解决本体异构问题,然而现有的本体映射研究大多只关注于映射方法本身,而缺乏在具体动态应用环境中对映射进化的分析,使得已有的本体映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并不高。因此本文的主要工作集中在本体映射在动态环境中的进化展开。本文通过将本体变更历史记录在变更历史日志(Change History Log, CHL)中,以进化历史本体(Change History Ontology,CHO)为核心对现有的本体映射系统进行扩展。实现了对本体映射进化的版本管理、历史恢复、进化追踪和可视化等。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对本体映射进化历史恢复的Roll Back/Roll Forward算法。针对本体进化过程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错误进化,本体恢复问题需要迫切解决。本文提出了Roll Back/Roll Forward算法,该算法将本体恢复期间所有属于变更集的变化都以相反的方式、逆向的时间戳顺序存储然后在加载的模型上执行,执行的同时保存进化后的本体模型和修改的历史日志。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准确的将进化后的本体恢复至进化前的状态。2.提出了对本体映射进化可视化的研究方向,并用TouchGraph完成了简单的可视化技术。本体进化可视化有助于通过可视化的进程了解本体进化历史中进化类型和进化的细节,本文用TouchGraph程序接口来实现本体结构的可视化。在可视化图像中,本体中的资源如类被描述为结点,通过被描述为边的类的属性连接,边的方向描述了结点中关系的方向。3.设计以CHO为核心的进化框架,并以此框架对现有的本体映射系统进行扩展。本文将设计的框架作为本体编辑器的一个组件,框架本身并不提供本体编辑的功能和服务,仅仅监听并记录所发生的变化。此框架可应用在rdfs和各个类型的OWL语言中。实验证明扩展的本体映射系统在动态环境中能大大减少映射进化所需的时间和资源。